1 / 15
文档名称:

东太湖吴江水源地沉水植物生态效应评估改.ppt

格式:ppt   大小:36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太湖吴江水源地沉水植物生态效应评估改.ppt

上传人:sxlw2014 2021/9/4 文件大小:3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太湖吴江水源地沉水植物生态效应评估改.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东太湖吴江水源地沉水植物生态效应评估初步方案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2年8月
1
第一部分 前言
东太湖吴江水源地基本情况
1
沉水植物过量生长的生态效应
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3
2
1、研究区域水生植物生长基本条件
吴江水源地水域属于半封闭的浅水草型湖湾,是太湖西湖来水营养盐和泥沙最易沉积的地方之一。
长期围网养殖过程中投放人工饵料溶解和沉淀使得底泥中蕴涵丰富的有机质和N、P营养盐。
过浅的水深及较高透明度使得水下光源更为充足。

这些都沉水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良的养分来源和外界条件。
3
沉水植物过量生长的生态效应
过多的水生植物,植物呼吸及死亡分解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同时其养分释放加剧水体的富营养化。死亡残体的堆积会加速湖泊淤浅,促进湖泊沼泽化。
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溶氧下降,栖息地的改变,直接导致鱼类等大型水生动物生存困难,甚至大量死亡,对水产养殖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国外的试验,曾将重心放在利用非活性塑料底栖垫和悬浮垫的遮荫作用,控制光照来抑制水草种群的增长(Dawson and Hallows,1983;Carter et al.,1994;Bailey and Calhoun in Press ,2008;,2008))。
但由于水体杂质在垫上沉积等一系列负面问题,以及大量的材料量与施工耗能使得它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5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食草动物被认为是控制沉水植物过多生长的“灵丹妙药”,草鱼更是在荷兰、埃及以及美洲广泛的用于水草控制。(Chambers et al,1999;Vander Zweerde,1990)
但如果放养草鱼的数量没有得到合理控制,就会导致沉水植物大量被食用,水生植被床消失,本土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栖息地丧失,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日本木崎湖80年代就存在这样的案例(Saijo and Hayashi,2001)。
6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盲目的底泥人工疏浚更会破坏水生动物的栖息地和水生植物的底泥种子库资源。
人工和机械切割手段,目前在国外入侵性水草的治理和湖泊水草适宜性管理中以及部分国内草型富营养化湖泊的水草治理中广泛运用(尚士友等,2003)。
7
第二部分 项目
项目目标
一、
项目团队和资源
项目预算
项目内容
二、
三、
四、
8
一、项目目标
通过对研究水域大型水生植物的生产力和生态效应的调查,阐明该水域水生植物过量生长的机制及水生生态系统的响应机制。
定量计算各水生植物的生物量,评估不同季节、水域适宜的水草存量和切除量,为水质管理和水生态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以整个生态系统健康为前提,定性和定量分析大型水生植物的生态效应,为水源地水质保护和水生植物适宜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9
二、项目内容
(一)水质调查
1、现场表层水样水质分析
2、实验室水样数据的测定分析
(二)底泥的补充调查
1、新生底泥的性质分析
2、底泥对大型水生植物生产力的贡献分析
(三)水生植物时空分布与生产能力分析
1、挺水植物不同季节、不同水域的分布与生产力的调查
2、沉水植物不同季节、不同水文条件下的分布与生产力的调查
3、预测大型水生植物(主要是沉水植物)的成产潜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