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

格式:doc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 , HGA )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 ,曾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 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ae ”) 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 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自 1994 年美国报告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以来, 近年来美国每年报告的病例约 600~80 0人。 200 6 年, 我国在安徽省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 其他部分省份也有疑似病例发生。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病毒性疾病相似, 容易发生误诊,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为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该病的发现、报告、诊断、治疗、个人防护、实验室检测和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工作,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制定本技术指南。一、目的(一) 指导各级医疗机构正确开展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诊断和治疗, 及时报告病例并做好个人防护和院内感染的控制工作。(二) 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监测控制工作。(三) 指导各地开展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流行病学、病原学及防控策略的研究。(四) 指导各地做好预防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二、疾病概述(一)病原学。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无形体属。无形体科是一类主要感染白细胞的专性细胞内寄生革兰阴性小球杆菌,其中对人致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无形体属( Anaplasma ) 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埃立克体属( Ehrlichia ) 的查菲埃立克体( E. chaffeensis )和埃文氏埃立克体( ) 、新立克次体属( Neorickettsia ) 的腺热新立克次体( N. su ) ,分别引起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Human monocytic ehrlichiosis, HME) 、埃文氏埃立克体感染、腺热新立克次体病。 90 年代初期, 美国在多例急性发热病人的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发现埃立克体样包涵体。 1995 年, Goodman 等从病人的血标本分离到该种嗜粒细胞病原体, 将它非正式命名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 其所致疾病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后经 16S rRNA 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发现该种嗜粒细胞病原体与无形体属最相关, 因此, 将其归于无形体属的一个新种, 命名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其所致疾病也改称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1. 形态结构及培养特性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呈球状多型性,革兰氏染色阴性,主要寄生在粒细胞的胞质空泡内,以膜包裹的包涵体形式繁殖。用 Giemsa 法染色,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包涵体在胞质内染成紫色,呈桑葚状(图-1)。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菌, 缺乏经典糖代谢途径, 依赖宿主酶系统进行代谢及生长繁殖, 主要侵染人中性粒细胞。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体外分离培养使用人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 HL-60 ), 主要存在于 HL-60 细胞内与膜结构相连的空泡内, 生长繁殖迅速。其感染的空泡内无查菲埃立克体感染所形成的纤维样结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早期的形态多为圆形、密度较大的网状体, 后期菌体变小且密度增大。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外膜比查菲埃立克体外膜有更多的皱折(图-2)。 2. 遗传及表型特征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基因组为 1,471,28 2 个碱基对, G+C 含量为 % ,含有 1,369 个编码框( ORF ) 。特征性基因为 msp2 以及 AnkA 基因, 100% 的菌株具有 msp2 , 70% 的菌株具有 AnkA 基因。(二)流行病学。 1. 宿主动物与传播媒介动物宿主持续感染是病原体维持自然循环的基本条件。国外报道,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储存宿主包括白足鼠等野鼠类以及其他动物。在欧洲, 红鹿、牛、山羊均可持续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国外报道,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硬蜱属的某些种(如肩突硬蜱、篦子硬蜱等) 。我国曾在黑龙江、内蒙古及新疆等地的全沟硬蜱中检测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图1 人血液中性粒细胞内无形体包涵体(X1000, JS Dumler) 图2 电镜下的无形体包涵体(X21960, JS Dumler) 核酸。我国的储存宿主、媒介种类及其分布尚需做进一步调查。 2. 传播途径(1 )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2 )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有可能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国外曾有屠宰场工人因接触鹿血经伤口感染该病的报道。 3. 人群易感性人对嗜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