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一轮复习学案:写景抒情诗.doc

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轮复习学案:写景抒情诗.doc

上传人:小健 2021/9/4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轮复习学案:写景抒情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轮复习学案
诗歌鉴赏写景抒情诗
学习目标:
掌握诗歌景物描写的特点;
学会鉴赏诗歌的景物特点及情感。
学习重点:
熟练掌握写景抒情诗景物描写的特点;
准确地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概括意境特点,从而理解作者在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一、 基本知识
写景抒情诗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往往不是直 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 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 上感情,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二、 温故知新
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丽鸟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⑴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答案示例:第一句表达了作者最涧边草的喜爱之情,最能体现的字是“怜”。
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
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示例:后两句选取“春潮、雨、野渡、舟”等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感情,
表达了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题目。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O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前四句写的是:
后四句写的是:
答案示例:前四句写景,写深秋时节的凄冷萧瑟的秋江景物;后四句抒情,抒发羁旅愁思、 老病孤独的郁闷和悲哀。
首联描写景物,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作分析。
答案示例:①这两句从秋风、高天写到江水、沙洲,俯仰结合,视野高远阔大;②又写猿猴 哀啸,飞鸟回旋,秋水清湛,沙洲灰白,动静相映,声色并茂,气韵生动。六种景物构成一 幅苍茫寥廓的秋江山水图。
请你谈谈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中的“独”字的理解。
答案示例:“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强化了作者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又暮年多
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的满怀愁绪。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景和抒情是怎样紧密结合的。
答案示例:前四句描写了苍茫辽远,萧瑟衰飒的深秋景象,烘托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苦,
忧国伤时的情怀,情与景和谐统一,创造出沉郁悲凉的意境。
三、知识总结
结合自己学过的写景抒情诗,总结其大致特点,小组合作,填写下表:
项目
特点总结
诗歌举例
常见题材 自然风光、田园景色、隐居生活
角度:
由远及近、仰视俯视、绘形绘声绘色等
艺术手法
方法:使用修辞、正面侧面、虚实结合、动静 写景
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感觉、听
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等
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思想内容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渴望归隐等
语言特点 质朴自然、清新洗练、雄浑壮丽等
四、巩固练习
(-)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