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授课教师
陈喜娣
授课对象
陆晓雪
授课时间
授课题目
平均数应用题
课型
专题
使用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实际问题中平均数的求法
参考教材
小升初数学复均数的理解和实际问题中平均数的求法:
把一个(总)数平均分成几个相等的数,相等的数的数值就叫做这个(总)数的平均数。例如, 24平均分成四个数:6, 6, 6, 6,数6就叫做24分成四份的平均数。又如,24平均分成 六个数:4, 4, 4, 4, 4, 4,数4就叫做24分成六份的平均数。
由此可见,平均数是相对于“总数”和分成的“份数”而言的。知道了被均分的“总 数”和均分的“份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数:
总数+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这个数学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到。例如,某次考试全班 同学的“平均成绩”,几件货物的“平均重量”,某辆汽车行驶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等等,都是我们经常碰到的求平均数的问题。根据求平均数的一般公式可以得到它们的计 算方法:
全班同学的总成绩+全班同学人数=平均成绩,
几件货物的总重量+货物件数=平均重量,
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平均速度。
例题讲解:
【例1】 李明第一、二两次测验的数学平均成绩是65分,第三次测验后,三次平均成绩 是75分,第三次得多少分?
【例2] 胜利学校六年级学生乘车春游,前三小时行了 204千米,后2小时行了 166千 米后才到达目的地,这辆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3] 学生练习篮球投篮个数统计如下表:
每人投中个数
8
9
10
人 数
6
13
6
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例4】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丙两数的和是82,乙、丙两数 的和是86,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专题练习
1、某小学举行歌咏比赛,六名评委对某位选手打分如下:
77分
82分
78分
95分
83分
75分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是多少?
2、某公司的10名销售员,去年完成的销售额如下表
销售额(万元)
3
4
5
6
7
8
10
肖售人员数(人)
1
3
2
1
1
1
1
求销售额的平均数。
3、有25个儿童分橘子,平均每人分到7个橘子,又来了一些儿童,大家重新分这些橘子, 平均每人只分到5个。又来了几个儿童?
4、甲地到乙地的全程是60千米,小明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5千米,从乙地 到的甲地每小时行10千米,求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
5、一艘轮船从甲港出发到乙港,顺水航行每小时行25千米,8小时到达乙港,接着逆水 航行往回返,每小时行20千米,求这艘轮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6^陈林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