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学术研究与美术馆公共传播.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术研究与美术馆公共传播.doc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2021/9/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术研究与美术馆公共传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术研究与美术馆公共传播
  作为以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为主要功能的美术馆(或美术馆性质的博物馆)在公共传播中所体现的作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以表现形式来分,美术馆中的公共传播,一般有显性与隐性两种:人们常见的各类展览、公共教育或美术馆与社会的多种互动,便是显性的公共传播,这在传统的美术馆功能中,一直居于首要地位。以学术研究、网络宣传、虚拟空间等方式体现出的美术馆功能,便是隐性的公共传播。隐性的公共传播在传统理念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现代资讯的日益发达和现代观念的不断刷新,美术馆人已经将其提升到与显性传播同等重要的地位。
  长期以来,作为美术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研究在公共传播中所彰显的价值与意义,似乎并不明显。这主要体现在公共传播中所体现的学术含量与美术馆的学术成就相对较低。在很多基层美术馆,甚至谈不上学术研究。美术馆的职能大多流于展览策划与宣传。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将美术馆定位成了美术展览馆,这在很多美术馆都存在类似的状况。
  在传统意义的美术馆公共传播中,展览及其宣传教育永远占据主导地位,学术研究往往是忽略不计的,即便是一些省级美术馆也大多存在着这类情况。在现代办馆理念中,学术研究已与展览、宣传教育一样,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一环。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学术研究提升显性传播的文化含量
  
  在美术馆的公共传播中,原来相对单一的模式(如展览或宣传讲解等)已经被多元化的现代信息社会所打破。学术研究作为公共传播的幕后推手已经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在海外或港澳台的美术馆中,尤其注重此点。
  位于美国洛杉矶的盖蒂中心(Gety Center),便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该中心是一个具有美术馆性质的艺术品展示圣地,在向海内外展示其所藏凡?高、安格尔等艺术大师作品的同时,还成立了艺术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的成员不仅有本馆聘请的专业学者,还有不少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他们的学术研究,显然已成为盖蒂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盖蒂中心在公共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笔者曾于2003年访问该中心,深为其专业的学术研究所折服。在参观展览时,就能感受到每一件展品的选材、艺术构思、展品的解读、作品的摆设等所体现出的学术含量。无论是通史性质的美术品展览,还是个案的陈列,都能让人感觉到是在读一本轻松愉快的美术史论著。所有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学术团队做支撑,因而能带给观者不一般的文化体验。在国内的很多美术馆一直以来仅限于形式设计的更新,不太注重其学术含量,这与盖蒂中心相比,是有天壤之别的。如今,一说到盖蒂中心,很少有观者不知道其艺术研究中心的。这说明在现代公共传播中,学术研究所起的作用已经越来越不可低估。
  在香港的一些美术类博物馆中,也极为重视学术研究在公共传播中的作用。以香港艺术馆为例,可窥见一斑。为配合每一次展览,都会有相应的学术图录的出版。同时,为使观者能更深入了解展览的内容及其相关背景,除了在展品中陈列出辅助背景材料外,在展厅末尾,往往设立一个观者互动区,及时展出本展览的学术图录和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观者可以自由翻阅、拍摄或抄录,加深对展览的了解。(图1)
  僻处弹丸之地的澳门艺术馆则力避自身藏品的劣势,发挥其资源优势(经费及人脉),每年从国内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