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砌体结构建筑的构造柱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砌体结构建筑的构造柱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docx

上传人:燕燕盛会 2021/9/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砌体结构建筑的构造柱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砌体结构建筑的构造柱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
【摘 要】构造柱是我国砌体结构建筑的重要建筑构造之一,本文阐述了构造柱作用与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关键词】构造柱 作用 特点 问题 解决措施
砌体结构是我国广泛使用的一种结构型式,在民用及公共建筑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为增强砌体结构整体性,提高其抗震能力,在建筑工程中多采取了在砌体房屋中设置构造柱的做法。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构造柱已成为一种公认有效的砌体建筑抗震措施。
一、构造柱的作用
构造柱可以加强纵横墙间的连接;它可以提高砖砌体的抗剪能力,虽然提高的比例不很大,试验表明:能提高砖体的抗剪承载力约为10~30%(提高幅度与墙体的高宽比,竖向压力应力,开洞情况等因素有关)能约束墙体的开裂,对限其裂缝开展,起一定作用{它与圈梁共同作用,加大了建筑物的整体度,类似框架结构,可称为“弱框架”。对墙体起了约束作用,墙体的四周处于双向双压状态使墙体横向变形减少,改善墙体受压的稳定性能从而提高墙体的承载力。
二、构造柱的特点
构造柱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必须同时满足两种工程的旌工工艺要求与质量标准。

:绑扎钢筋、砌砖墙、支模、一次或两次浇筑混凝士(实际工作中大多是一次浇灌混凝土)。圈梁必须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砖墙逐层砌筑。砖墙要求砌成马牙搓。并在墙体与柱问设置拉接钢筋。工艺上互有影响,处理不当对工程质量有严重影响。例如砖墙表面不平构造柱支模时与墙体接触不严则会造成严重跑浆现象等等。
三、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原因
、拉结筋设置不符合规范规定。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每50 cm设置2根水平拉结钢筋连接,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 m;在构造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1/6层高或45 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 crn;构造柱的竖向钢筋可用绑扎接头,其绑扎接头长度一般为35d,在绑扎段内的箍筋间隙不应大于10 e/n。上述几点除墙体拉结筋尚能保证(也不完全是间距50 cm),其他如箍筋加密等几乎均未做到,究其原冈是施工管理水平低、技术素质差。
。在浇筑混凝土时不认真调整钢筋骨架,在这层砌筑完毕而进行下层砌筑前的放线时,便发现下层构造柱位置偏移,因此在这一层又给到正位,便造成了上、下层不贯通,轴线错位的现象。
“烂根”的原因。因构造柱的施工过程是砌筑完一层后,往预留的“柱腔”内浇筑混凝土。由于“柱腔”经历了整个一层的砌筑时间,其根部普遍夹有砂浆、砖渣等杂物,又由于混凝土是浇筑到圈梁一平,在吊装完楼板,砌筑完墙体后,在构造柱根部出现比楼板低12 mrfl的“柱坑”,“柱坑”内的杂物很难清除干净,浇筑混凝土后便在此处形成“烂根”现象。

。由于构造柱内的箍筋、墙体拉接筋、圈梁钢筋等交织在_起,而且钢筋排放、绑扎又不规则。在圈梁和构造柱同时浇注的过程中,定会阻碍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