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输血反应的紧急应对措施.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输血反应的紧急应对措施.docx

上传人:仅仅三声 2021/9/6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输血反应的紧急应对措施.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输血反应的紧急应对措施
[摘要] 目的:探讨输血反应的紧急应对措施。方法:对63例发生输血反应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发热反应采取减慢滴速或暂停输血并给予对症处理;变态反应给予抗过敏、抗休克及对症治疗;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除以上措施外,应立即停止输血,抽取患者血样与血袋一并送输血科,并留反应后的第一次尿送检,查明原因给予针对性处理。结果:63例输血反应均在短期内缓解,无意外情况发生。结论:输血反应发生后采取及时、正确的紧急应对措施是保证输血反应患者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 输血反应;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132-02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急救医学一项重要的抢救措施。随着成分输血的推广,血液制剂种类不断增加,输血的应用范围正在日益扩大。然而在输血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和并发症,尤其是严重的输血反应,如不能及时和有效地处理,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1]。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除了熟知与输血有关的知识如副作用、并发症之外,掌握出现输血反应后的紧急处理方法更加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07年1~12月我院住院患者2 518例次输血情况的病例资料。其中,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63例,发热反应39例,%,%;变态反应24例,%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以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发生率最高,达31%,%。其中严重输血反应9例。全部输血患者无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判断标准
由输血科专人负责,临床各科护士观察记录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的各种反应。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标准:确定输血前无发热,输血中或输血后2 h内体温升高1℃以上(≥38℃)为发热反应;输血中或输血后即刻出现的皮肤瘙痒、潮红、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及胸闷等表现者为变态反应[2]。
2紧急应对措施

在输血过程中应注意加强观察,发生输血反应时,应及时处理。若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数小时内出现发热 (体温>38°C)、畏寒、倦怠感和荨麻疹等,可减慢滴速或暂停输血,并及时通知医生。寒战时给病人保暖,可适当增加盖被、热水袋热敷及喝热饮料。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解热镇痛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并保存余血与输血装置送检,查明原因。


变态反应大多数是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发生,表现为局限性或全身性的皮肤瘙痒或荨麻疹,有的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重者可因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而致呼吸困难,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发生后,轻者减慢滴速,密切观察。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畅通,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10 mg静推;非那根25 mg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100 mg加入5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