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考古遗址公园特征与规划设计研究
专 业: 建筑历史与理论
硕 士 生: 谷瑞超
指导教师: 林源 副教授
摘要
考古遗址公园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实践的一种针对大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遗
产保护创新模式。截止今日,全国已经有 12 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 23 个立项。
实践证明,考古遗址公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是大遗址保护实
践和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结合的有益探索,也是极具实现意义和操作性的一
种大遗址保护途径。但由于考古遗址公园实践先于理论的特征,其相关研究还不
全面,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
系统总结国外大遗址保护利用经验和国际先进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基础上,深入
研究我国现有考古遗址公园实例,将国内 12 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3 个立项以及
34 个其它有代表性的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信息汇总、整理成表格,结合大遗址保
护、保护区划等相关理论对考古遗址公园的特征与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归纳特性、
总结共性,对“考古遗址公园”的概念加以诠释,指针对大遗址的保护与展示,
将遗产保护与公园设计相结合,整体保存重要考古遗址及其周边环境,在确保大
遗址安全的基础上,科学展示遗址原貌,及其历史文化内涵,并提供公众参与的
特定公共空间。针对国内考古遗址公园实践带动理论研究的特点,以时间顺序,
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对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归纳为四个发展
阶段,即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探索阶段;保护规划调控下的考古遗址公园试点建
设阶段;考古遗址公园理论结合实践阶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阶段。并
根据保护核心区考古遗址类型对考古遗址公园类型进行划分,提出对考古遗址公
园进行规划设计时,应针对考古遗址的不同,采取多种分类方法结合的方式。基
于保护区划的要求,将考古遗址公园分为保护核心区、环境协调区、文化旅游区
三个功能区,对其构成加以归纳和分析,总结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的内容与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式,深入探讨考古遗址公园的空间布局与流线组织等问题。考古遗址公园以考古
遗址及其周边环境为依托,区别于一般公园的最大特征是对考古遗址的保护,本
文提出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是基于对考古遗址本体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考古遗址公园在规划设计之前,应针对所保护和展示的考古遗址本体及其周
边环境进行前期研究,并以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前期研究为例,探讨考古遗址公
园保护展示前期研究的内容与方式。
关键词:考古遗址公园、大遗址保护、保护展示、规划设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 features and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Specialty: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Architecture
Name: Gu Ruichao
Instructor: Yuan
Abstract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 is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vigorously practice for large
sit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heritage protection innovation mode. As of today,
the country has 12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 and 23 project. Practice has
proved,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 is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