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杭州西湖空间营造资料.ppt

格式:ppt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杭州西湖空间营造资料.ppt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6/6/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杭州西湖空间营造资料.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植物景观空间营造------------ 杭州西湖绿地园林植物空间营造 园林植物空间类型 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相关要素分析 视角与空间感受 2,2 高度与立面层次 2,3 盖度与围合感 形状系数与空间层次园林植物空间类型一般来说, 园林植物空间是由基面、竖向分隔面以及覆盖面三个构成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围合。空间的三个构成面在室外环境中, 以各种变化方式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类型,主要包括: 开敞植物空间、半开敞植物空间、覆盖植物空间、竖向植物空间和完全封闭植物空间。 视角与空间感受空间的长和宽决定了空间的形状,高决定了欣赏的视角,进而影响空间感受。由于林缘线曲折变化,林冠线起伏跌宕,造成了空间的长、宽和高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有学者在研究古典园林和城市空间设计时认为: “高度角 30 °左右,水平视角 45 °左右,为观赏景物的最佳范围。也就是说,景物与视点的距离 D与景物高度 H之比, 即 D/H ≈2时,能够完整地看到景物的形象及周边环境,这时空间的大小尺度也较合适。这个比值也不是绝对的,在 D/H=1 ~3之间,空间和景物的关系比较和谐。若小于 1, 则易产生封闭、压抑的感觉。若大于 3,则有空旷之感。在实际的种植设计中,乔木高度以 15-20m 的标准应用比较普遍,所以空间的尺度在 200-3000m2 左右比较适宜。林下空间植物高度 H与种植间距 D的比值在 3:1~:1 之间, 空间亲和力强,吸引人们进入其中。而走廊空间 H/D 值在 2:1-1:1 之间较亲切, 如太子湾樱花径,樱花( Prunus serrulata )在行人头顶上层层覆盖,灿烂无比, 引人入胜。而当 H/D 值在 3:1 以上时,夹道效果明显,导向性明确,如柳浪闻莺公园入口柳林。柳浪闻莺公园入口柳林太子湾樱花径 2,2 高度与立面层次在园林植物空间营造中,植物的高度不仅与视角有关,而且不同高度级的树木组合, 除了能产生起伏的林冠线,在空间围合时所起的作用也不同。结果表明:在围合空间的植物配置中, ﹤ 和 -6m 两个高度层无论在植物种类还是在应用频率上明显高于其他四个层次。因为在空间中,这两层更接近人观赏的高度,围合空间的效果也更明显。其中﹤ 的植物以物质性封闭为主, 能很好地限定空间的边界; -6m 以视觉性封闭为主,用于空间的划分和视线的组织; 剩下 4个层次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对于创造起伏的林冠线作用显著。在今后的设计中应注意这方面的启示,重点丰富 6m 以下的植物景观, 渲染近景。当然,创造较好的空间围合感,应以 10-15 m的乔木为主, 适当点缀≥ 20m 的高大乔木,拉开立面层次来丰富林冠线变化例一、植物园槭树杜鹃园的主路在三条路的交叉旁,种植鸡爪槭( -3 米)、红枫、桂花、朴树、杨梅及杜鹃(毛白杜鹃)等。 5月初,槭树低矮的红色树冠和白色花朵的杜鹃,相映成趣,构成“柳暗花明”的转折路景, 引人入胜。一般在不长路段种植品种不宜超过 3种以上,而且要有一个为主的树种,以防杂乱缺乏特定效果。在较长路段不宜只选一个树种,在不同的段落采用不同的树种。如花港观鱼主干道,在大草坪一段种植广玉兰和雪松,往西改为紫薇、麻叶绣球、山茶等,广玉兰反复连续使用,成为主干道树种,也作为雪松的衬景树和花灌木的背景树。 2,3 盖度与围合感盖度是衡量植物所占有的水平空间面积的一个指标,不同层的盖度、常绿或落叶的盖度比例关系,对空间的围合感有较大的影响。在园林植物空间的营造中,空间的围合感主要体现在入口障景和控制私密性两方面。障景以阻隔游人视线为目的,根据 4个以障景为主要功能的植物群落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出 3种障景植物配置模式: 模式一:落叶乔木+常绿灌木+常绿地被。各层盖度都在 50% 以上,较高的常绿灌木和常绿地被盖度,能完全屏蔽视线通过,障景效果明显,落叶乔木拉开了立面层次,丰富了季相变化。模式二:常绿乔木+落叶灌木+常绿地被。乔木层盖度较高,且要求分枝点低,能部分遮挡视线,落叶灌木和常绿地被点缀, 如乐昌含笑( Michelia chapensis )和雪松( Cedrus deodara )分枝点较低, 林下空间少,不利于植物生长,少量的落叶灌木只能配置于林缘起到点缀的作用。该模式遮挡视线效果一般。模式三:常绿乔木+常绿灌木。如乐昌含笑和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无刺枸骨( Ilex cornuta ‘ fortunei ’)的组合, 能完全阻隔视线,障景效果明显,但缺少季相变化。控制私密性主要以林带的形式来围合,通过对 20 个案例的林带种植形式的植物群落盖度进行量化分析, 得出结论: 地被层盖度在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