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图形的运动三旋 转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9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图形的运动三旋 转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蓝天 2021/9/7 文件大小: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图形的运动三旋 转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图形的运动(三)一一旋 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83页例1和第84页例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认识了图形的轴对称, 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会在方格纸上 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共教学两个例题, 容量大,其中例1教学旋转的含义,例2是让学学生认识图形旋转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既 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又要为中学的学****打下坚实的基 础。要切实把握好“图形旋转”的具体目标及其要求的“度”。
主题图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引出图形的旋转 运动。特别选取了旋转角度不是360°的钟摆、秋千等,丰富学生的认知。感受数学的应用 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教学目标
借助钟面指针的运动,明确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描述与 操作相结合体会旋转的含义,明确图形旋转的特征。
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 验,发展空间观念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会数学 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旋转的含义、认识图形旋转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教学准备
教具:《图形的运动一一旋转》教学课件、钟面
学具:钟面、小棒、三角形、学****单、尺子、铅笔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初步感知
师生活动:做举手动作(举起、放下)两次。问:我们做的这几个动作,让你想起数 学当中的什么运动现象呢?(旋转)
揭题引入:旋转现象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二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这节课来进一步 研究图形的旋转。(出示课题)
二、借助钟面,体会意义
呈现生活实例,认识旋转要素——旋转方向与旋转中心。
(1) 出示有趣的图,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表达感受。
(2) 师报图号,用手势比划出每幅图的运动情况。
(3) 根据手势动作的不一样,将6幅图分成两类,追问: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引出旋转 现象的旋转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顺势板书)。
(4) 学生用手比划顺时针与逆时针。
(5) 继续观察6幅图(课件演示中心点),学生说发现:围绕一个中心点在旋转。根据 学生的发现进而明确这个点在旋转现象中称之为旋转中心并板书。
【设计意图:教师从学生的问题入手,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引导 学生探讨感受认识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中心。】
借助钟面,明确旋转三要素。
(1) 动态出示指针从“12”旋转到“1”,学生观察指针的旋转况。
提问:指针从“12”到“1”,该怎样用语言描述呢? ,;「.
让学生尝试描述指针的旋转过程,几个学生反馈,然后学生互评, ?: "/ /
完善描述。突破旋转角度以及为什么是30° o
(2) 小结:通过描述钟面上指针的旋转过程,总结三要素:中心、
方向、角度。
(3) 建立表象,加深理解。
用三要素描述旋转的运动情况::从“12”到“3”; :指针从12 点出发,要让指针绕点。顺时针旋转60° ,现在指针指向几?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