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A题西部地区农村建设规划问题在我国西北部某些干旱地区,水资源量不足是发展农牧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紧密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 合理利用水资源,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加速西部农牧业发展, 这是当地政府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 如何合理规划,发挥最大的水利经济效益,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现有问题如下: 问题 1: 某地区现有耕地可分为两种类型,第Ⅰ类耕地各种水利设施配套, 土地平整, 排灌便利;第Ⅱ类耕地则未具备以上条件。其中第Ⅰ类耕地有 万亩, 第Ⅱ类耕地有 万亩, 此外尚有宜垦荒地 万亩。该地区主要作物是小麦, 完全靠地表水进行灌溉。由于地表水的供应量随季节波动, 在小麦扬花需水时恰逢枯水季节, 往往由于缺水使一部分麦田无法灌溉, 影响产量。而且由于第Ⅱ类耕地条件差, 土地不平整, 所以灌溉定额高, 浪费水量比较大, 并且产量还不及第Ⅰ类耕地高。进一步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有二: 其一是进行农田建设, 把一部分第Ⅱ类耕地改造成为第Ⅰ类耕地, 以节约用水, 提高单产; 其二是修建一座水库,闲水期蓄水,到小麦扬花需水的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全年不用季节的水量。目前该地区在整个小麦生长期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 百万方,其中小麦扬花需水季节可供水量为 百万方。水库建成后在小麦扬花需水季节可多供水量为 百万方。修建水库需要投资 百万元,将第Ⅱ类耕地改造为第Ⅰ类耕地每亩需要投资 20 元,将荒地开垦为第Ⅱ类耕地每亩需要投资 85 元,将荒地直接开垦为第Ⅰ类耕地每亩需要投资 100 元。规划期内,计划总投资额为 9 百万元。该地区对小麦的需求量及国家征购指标共计 2 万吨,超额向国家交售商品粮每吨可加价 100 元。各种条件下水的灌溉额及净收益情况如下表 1: 表1:规划年各种条件下的灌溉定额及净收益类别全生长期浇水量(百方/亩) 扬花时浇水量(百方/亩) 单产(吨/亩) 净产值(百元/亩) 扬花时浇水的第Ⅰ类耕 扬花时不浇水的第Ⅰ类耕 扬花时浇水的第Ⅱ类耕 扬花时不浇水的第Ⅱ类耕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规划期内应该将多少亩第Ⅱ类耕地改造为第Ⅰ类耕,应该开垦多少亩荒地,水库有没有必要修建。问题 2: 另一地区现有 4 种类型土地,其基本情况如表 2 所示。表2:某地区现有土地基本情况土地类型农田工程条件现有面积(万亩) 单产(万吨/万亩) 生产耗电(百万度/万亩) 净产值(百万元/万亩) Ⅰ无抗旱,无排涝 . 075 Ⅱ无抗旱,有排涝 2. 50. 10. 152. 0 Ⅲ有抗旱,无排涝 1. 00. 090. 21. 8 Ⅳ有抗旱,有排涝 . 125 0. 地方政府新农村建设项目中计划兴建抗旱排涝设施。兴建抗旱设施每万亩需投资 100 万元, 若再建排涝设施则必须先治理该流域的主河道, 主河道治理投资需 300 万元。主河道治理后可再使 万亩土地能够搞排涝工程,每万亩需投资 50 万元。地方政府在规划期内可筹集资金 1000 万元,国家对该地区每年可供农业用电 百万度,当地对粮食需求量及国家征购任务总计为 万吨,超额生产粮食向国家交售每吨可加价 100 元。地方政府应该如何确立农田基本建设规划, 使该地区到规划期内净产值最大( 资本回收因子取 )。问题 3: 上述关于地区农田基本建设问题的描述,对实际情况而言是过分简化了的。实际情况下, 一个地区可能有几个流域, 有若干条主河道需要治理, 并且其土地类型也可能有若干类别, 农田水利条件又可分为若干等级, 所种植的作物也不会只有一种, 植物不同生长期对水的需求量也各不相同。考虑到这些因素,进一步扩展建模的思路及模型。 A题西部地区农村建设规划问题摘要: 本文根据在农田灌溉中水资源的利用及农田合理规划问题,建立了土地规划的优化模型,使农田基本建设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情况下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综合考虑各种情况的基础下,在判断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优化模型, 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根据实际的情况,进一步扩展模型的思路。针对问题一:主要是求合理规划农田后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我们使用单目标线性规划方法,列出各个变量在约束条件下的关系式。在求解过程中,结合了计算机分析求解的技术,应用 Lingo 软件和数据库软件,通过编译程序求出问题的解,并做出一些相应的直观图进行比较。针对问题二:主要是求在农田规划中经过兴建水利设施后使农产量净产值最大,我们先使用分布线性规划,提出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