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黄帝内经》的生态智慧.pdf.pdf

格式:pdf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帝内经》的生态智慧.pdf.pdf

上传人:sdhdjhty 2016/6/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帝内经》的生态智慧.pdf.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总第268期) A。CADEMIC FORUM ,2013 () 《黄帝内经》的生态智慧范永康【摘要】《黄帝内经》是一部中医经典,又是一部生态学著作。它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说、。它的养生和医疗理论贯穿了生态学方法,对当代医学和精神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黄帝内经》;生态学;阴阳五行【作者简介】范永康,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云南曲靖655011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1 A 【文章编号1 1004—4434(2013)05—0014—03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是一部融汇了医学、哲学、天文学、历算学、地理学、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著作,其实,它还是一部充满生态智慧的生态学著作。有学者指出:“在诸类文献中,作为一个奇异个案的是《黄帝内经》,它堪称中国生态文化的卓越‘范本’,由它‘酿造’的中医思想传统,不仅在思维逻辑上坚持用生态的眼光去理解人的肉体与欲望。而且在操作实践上始终坚持以生态的方略来拯救众生的身体与灵魂。”【-】(pI’本文试图从生态整体观、养生和医疗的生态学方法、优化精神生态这三个方面来阐述《黄帝内经》的生态思想,旨在从生态学的视角重新发掘这部医学古籍的理论内涵。一、生态整体观生态哲学的本体论变革主要表现为,从牛顿一笛卡尔的机械论世界观走向强调生态整体性的有机论世界观。机械论世界观用分析性思维突出了心——物、人——自然、主体——客体的分离和对立;有机论世界观则用辩证性思维强化了人——社会——自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落实到医学层面,前者开创了“生物医学模式”。将人体当成机器,认为医生的任务是就事论事地修理机器, 14 而忽视了疾病之外的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后者则推崇整体论的“中医模式”,中医的整体论不仅“把人类有机体看作一个生命系统,其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而且“还认识到这个系统是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医诊断病人并不局限于疾病本身。“而是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每一个病人总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及其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一社会一心理一环境的统一。[2](P30乒3㈤《黄帝内经》的有机论世界观或生态整体观是建立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说、天人相应等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古人认为,“气”乃天地万物之本源。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万物都由气化生而来。由此奠定了天人相通、万物一体的本体论依据。而气又生成阴气和阳气,阴阳交感,相磨相荡,产生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结构,五行之气顺次变化,春夏秋冬四时依次运行,阴阳相推和四时更迭推动万物生、长、化、收、藏。所以说,。《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五运”即“五行”,可见《内经》把阴阳五行看作天地自然的根本规律。阴阳对立转化。五行相生相克。人体内在小系统和天人相应的宇宙【基金项目】2012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资助项目。。首先。人体小系统中存在着阴阳五行。《素问·金匮真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