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doc

格式:doc   大小:9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小雄 2021/9/8 文件大小: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5、 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 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26、 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 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 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27、 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 一些规律。
28、 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29、 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 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30、 我们是怎样描述天气的?
我们用云量、降水量、气温、风速和风向来描述天气。
31、 在云的观测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哪些联想呢?
云千姿百态,并且不断地变化,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32、 秋季里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天气的变化有关吗?
秋季里,人们开始收获庄稼,开始穿秋衣、秋裤。这些特点与天气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33、 哪的气温可以反应当地的气温?
室***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应当地的气温。
34、 说一说,气象学家是根据什么对云进行分类的?
气象学家是根据云的多少,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给云分类的。
第二单元溶解
1、 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 的方法分离。
2、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
3、 通过(搅拌)、(研碎)、(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4、 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定)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5、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6、 溶解现象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之 间。如水里的动植物就呼吸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7、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8、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弱)。
9、 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10、 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夕卜,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11、 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2、 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
13、 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14、 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15、 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 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 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16、 高镒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提纲
第一单元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