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doc

格式:doc   大小:353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aena45 2021/9/8 文件大小:3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制药
检验操作规程
题 目: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编 号:
制定人:
制定日期:
版 本: 01
页 次: 1/4
审核人:
审核日期:
颁发部门:质量部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目 的:规范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操作,保证校正工作质量,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范 围:适用于玻璃容量仪器的校正
分发部门:质量部、化验室
1. 总则
校正用纯化水至少须在标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待校正的仪器检定前需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内。滴定管、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必须干燥。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测量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应达到所称水重有五位有效数字的程度。
校正时使用的温度计必须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按检定结果读取温度。
,其检定次数至少2次,2次检定数据的差值不超过被检玻璃容量允差的1/4,并取2次的平均值。
:玻璃量器的检定周期为3年,其中无塞滴定管为1年。
检定条件

(10—30)℃℃的精密温度计。
(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 6682-1992要求。

、完整、耐久。
: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20℃)、型式标记(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等待时间(+ⅹⅹs)、标称总容量与单位(××ml)、准确度等级(A或B,未标记的按B级处理)。
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量瓶的口与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最高标线,塞子盖紧后颠倒10次。每次颠倒时,
题 目: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编 号:
颁发部门:质量部
生效日期:
版 本: 01
页 次: 2/4
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不应有水渗出。
滴定管、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的流出时间与等待时间见表1~表3。
:在标准温度20℃时,滴定管、分度吸量管的标称容量和零至任意分量,以及任意两检点之间的最大误差,均应符合表1和表3的规定。单标线吸量管个量瓶的标称容量允差,应符合表2和表4的规定。量筒和量杯的标称容量和任意分量的容量允差,应符合表5和表6的规定。
. 容量瓶
.
对清洗干净并经干燥处理过的被检量瓶进行称重,称得空容量瓶的质量。
,称得纯水的质量m(瓶加水的重量与空瓶重量差)。
,测量纯水的温度,℃。
“不同温度下水的K(t)值”表中查得该温度时水的K(t)值。用水K(t)值乘水的重量,就是容量瓶容积的毫升数。其计算公式为:
将校正值与表4比较,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

,用洁净的移液管吸取纯化水注入该容量瓶中。
假如容量瓶容积为250ml,移液管为25ml,则共吸10次。
,若不相切,表示有误差,一般应将容量瓶控干后再重复校正一次。
如果仍不相切,可在容量瓶上作一新标记,以后配合该支移液管使用时,可以新标记为准。
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
将清洗干净的吸量管垂直放置,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擦去吸量管流液口外面的水。
缓缓地将液面调整到被检分度线上,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同时观察水温,℃
,称得空杯的质量。
,称量杯倾斜30°,使水充分地流入称量杯中。对于流出式吸量管,当水流至流液口口端不流时,近似等待3s,随即用称量杯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口端保留残留液)。对于吹出式吸量管,当水流至称量杯口端不流时,随即将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