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法施工.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法施工.doc

上传人:bjy0415 2016/6/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法施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范明明王保林赵忠华胡忠辉王纯玉 1 前言温福客运专线中铁十九局集团公司无砟轨道工区担负温福线霞浦隧道全线的无砟轨道施工。霞浦隧道内正线铺设 60kg/ m 无螺栓孔新轨, 采用 CRTS Ⅰ型( 温福Ⅰ型) 双块式无砟轨道, WJ-7A 型扣件(研线 0603A ) ,设计范围是: DK155+349~DK168+448 ,全长 13099m 。隧道内( 单线) 共设 2095 块标准道床板, 每块标准道床板长度为 , 道床板间设 20mm 宽伸缩缝, 用沥青木板填塞; 另在出口端设一块异型道床板, 异型板长度为 。在隧道两端出口处分别设置 25m 长的过渡段(其中 5m 在无砟轨道上, 20m 为有砟轨道,有砟范围分别是 DK155+329~DK155+349 , DK168+448~DK168+468 ); 过渡段设两根 25m 长、 50kg/m 辅助轨, 辅助轨伸入隧道内 5m, 采用双块式温福施(轨)2 型轨枕, WJ-7A 型( 研线 0603A ) 扣件; 20m 有砟轨道范围铺设秦沈客运专线Ⅲ-GD 型轨枕, 采用弹条Ⅱ型扣件, 辅助轨采用扣板式扣件(研线 0304 ) ,辅助轨距离基本轨 520mm 。2 工法特点 利用本工法确保无砟轨道高平顺性的特性 明确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工艺,并对各个流程的施工具有指导作用 明确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的操作要点。 利用本工法成功的提高了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的工效, 缩短了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工期,加快了施工进度。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 4 工艺原理本工程采用集机械化、人工化施工优点于一身的“轨道排架法”进行施工。工前对隧道内的 CPⅢ控制网进行复测。利用 CPⅢ控制网控制轨面高程与轨道中线,以此为基础, 铺设钢筋,轨排对位,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保证轨道高精度、高平顺性、耐久性。 5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操作要点 施工准备 整修隧道。无砟轨道施工前对隧道衬砌内轮廓净空断面进行检查, 对洞内结构物、设施、设备进设置中心桩和标桩道床板下层钢筋网预吊装轨枕、分枕、组装轨、运轨道材料准备、分配、运钢筋网焊接道床板上层钢筋预制安装横向模板粗调侧模、端模刷涂脱模剂、安装吊装对位现场取样做试件拆轨道排架与模板转移养生振捣、抹面、成形清洗浇筑混凝土清理现场精调并锁定轨道排架行检查, 有侵限及结构遗漏项目提前进行处理。对渗漏水、混凝土裂纹提前修补堵漏, 同时疏通中心排水沟,并对底板进行凿毛、冲洗、清扫。 隧道基底变形观测与估评。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 必须对隧道基底设施进行沉降观测, 绘制沉降曲线, 提出沉降变形观测资料及分折评估报告。观测点布置与观测频次: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确定,Ⅲ级围岩每 400m 、Ⅳ级围岩每 300m 、Ⅴ级围岩每 200m 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区段适当加密布设。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对应的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 沉降水准的测量精度为± 1mm ,读数取至 ,观测频次每周一次,不少于 3 个月,沉降稳定后可不再进行观测。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 施工开始三个月前对隧道及过渡段基础进行变形观测与评估,预测的隧道基础工后沉降值不应大于 15mm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霞浦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采用 C40 混凝土, 采用浙江金圆 水泥, 赛江中粗砂, 粗骨料采用 5~16 、 16~ 碱骨料低的碎石。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等要求和原材料品质以及施工工艺进行配合比设计。配制的混凝土应满足设计强度, 耐久性指标和施工工艺要求。 轨道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施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培训, 学****无砟轨道施工的有关专业知识、规范、指南、标准, 进行各项工作施工程序、技术规定与标准、控制措施的交底, 以及有关设备的使用等。培训合格人员方可上岗。 具轨施工法成套设备进场、安装、调试。 测量设置 CP Ⅲ控制网, 一般情况, CP Ⅲ控制网邀请第三方进行测设, 我方予以积极配合。待测设完毕,我方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复测。 CP Ⅲ控制网复测分为平面控制、高程控制两组同时进行。采集的数据由内业人员用平差软件, 三人分别使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如数据处理结果不符, 找出不符原因并进行处理。直到三人数据处理结果相符。将复测成果同设计院提交的 CPIII 测量成果进行比对, 较差不超限的测量成果方可作为最终成果, 否则找出成果不符原因并联系相关单位对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