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征服与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征服与反思.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9/8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征服与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征服与反思
  摘要 美国西部片在20世纪电影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作为确立美国西部片模式的《关山飞渡》再到90年代出现的《与狼共舞》,西部片的主题发生了明显变化:从最初的文明与野蛮的对立,转向人与自然的对立。这些变化也凸显了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关键词 西部片 《关山飞渡》 《与狼共舞》 主题
  
  美国西部片不但是电影史上最老的片种之一,也是电影史上出现最早的类型电影之一。它主要表现的是19世纪后半叶的美国西部历史,荒凉的大漠、挎******的牛仔,英勇的警察,灰色的大篷车以及印第安人等成为西部片的主要特征。正义战胜邪恶,文明战胜野蛮,则是西部片的最终结局。
  
  一、《关山飞渡》和《与狼共舞》的影响
  
  1903年的《火车劫案》被公认为西部片的开山之作,西部片也在20世纪电影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许多国家在吸收西部片风格的基础上。拍摄了带有本民族特色的西部片。
  1939年。约翰?福特导演的有声片《关山飞渡=》(又译为《驿车》)因聚集了所有西部的经典元素而被公认为西部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其造型风格、人物设定和叙事节奏都奠定了西部片的基本模式,如影片中出现的荒漠、小镇与酒馆、奔驰的骏马和大篷车等都呈现出鲜明的西部特征。1990年的《与狼共舞》则延续了西部片的这种风格,被视为传统西部片的回归。
  虽然同为西部片,但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两者的故事内容,就能看出影片主题发生的变化。《关山飞渡》讲的是一群人坐着大篷车,在赶往罗斯堡的途中,遇到印第安人的袭击,众人经过激战安全脱险。《与狼共舞》游的则是一个驻守在西部边疆的白人军官逐渐与当地的苏族印第安人建立起理解和友谊的故事。
  
  二、从《关山飞渡》到《与狼共舞》的变化
  
  《关山飞渡》拍摄于1939年,《与狼共舞》在1990年拍摄完成,两部影片相距了近半个世纪,从《关山飞渡》到《与狼共舞》的变化,我们可以来窥视美国西部电影发生的变化和主题演变。
  (一)、主题及印第安人形象的变化
  西部片,从诞生之日起就有一个主题:东部与西部、文明与野蛮、警察与歹徒、牛仔与印第安人等的矛盾,所以这些也构成了西部片叙事的基本冲突。特别是谈及到文明与野蛮的主题,一般都是白人去开化印第安人。
  这在《关山飞渡》中表现的比较明显。影片中印第安人是以反派形象出现的,他们贪婪、凶狠,面目狰狞。而且他们在影片中是以群体形象出现的,既没有鲜明的群体和民族特点,也没有单一的性格鲜明的个人形象,他们在影片中被描绘为一种会骑马,见白人就杀的凶狠动物,是罪恶的象征。在影片中,当众人过了东渡口以后,那些嚎叫着骑马追赶他们的印第安人确实给人一种丧失人性的感觉,难怪牛仔们要拼死战斗,女人们神色俱变。至于印第安人为什么追击这些人,影片中没有交代,而且早期的西部片中。大多都没有交代原因。
  《与狼共舞》中也有传统西部片中那种身裹兽片、头插翎毛的印第安人站在高高的山崖上的经典性场面。在传统西部片中这种场面代表的更多是与文明相对立,并需要文明予以征服的一种野蛮的生存方式。但在《与狼共舞》中,印第安人已开始变得不那么的可怕,成为了一群善良的人。影片更多的表现的是印第安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像取材于自然的事物或某种自然动作的印第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