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dma分区计量管理平台说明书.doc

格式:doc   大小:15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dma分区计量管理平台说明书.doc

上传人:tswng35 2021/9/8 文件大小:1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dma分区计量管理平台说明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 -
采用DMA分区计量降低产销差的实践
陈静
摘 要:本文介绍了采用DMA分区计量技术降低漏损的原理和应用实例。
关键词:降低产销差、DMA分区计量、检漏
一、前言
如何降低城市供水的漏损直接关系到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乃至社会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近年来,我国供水行业试图通过对管网漏水进展探测和控制,以到达降低产销差的目的,但是收效不大。具体表达为:
A、进展规模性的漏水探测,短期内〔半年〕降低了产销差,然后上升。
B、查出一些漏水点,产销差效果表达不出来。
C、查明的漏水点漏量很少,对产销差没有影响。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如下:
A、根据国际水量平衡表:产销差水量 = 免费供水量 + 物理漏水量 + 帐面漏水量〔商务漏损〕,供水管网漏损包括物理漏损和商务漏损两局部,单纯以探测出漏水点降低物理漏损为目的,而无视了商务漏损的客观存在。
B、没有建立管网漏水的衡量标准。即不能知道目前管网的漏水状况,更不能确定管网漏水控制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因此不能有方案系统的控制管网漏损
C、没有建立漏水探测和控制平台。不能对管网系统进展漏水探测和有效控制,更不能不断降低管网漏水。
D、管道漏水的复原现象导致虽然检出了很多漏点,当时把漏损降低了,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监测前的状况。
二、DMA分区计量定义及实施意义
- -
- -
现有的供水管网一般采用二级计量系统:首级为出厂水量计量,计量点一般位于二级泵房后的出水管上;尾级为客户用水计量,计量点一般位于客户前的进水管上。在现有管网布局的根底上,根据供水管网的构造,在大口径输水管网和***配水管网之间再增设一级计量系统,将计量点设在输水管网分接口处的配水管网上。一级计量点与二级计量点之间的输水管网称为一级网,一级网和二级泵房组成了输水系统。由二级计量点所别离出的假设干个相互独立的计量区域内的管网均称为二级网,众多的二级网组成了配水系统。这样,整个供水管网系统就由一个一级网和假设干个二级网构成。其构造模型如下列图所示。[1]
1、DMA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