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崔颢《黄鹤楼》学案2.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崔颢《黄鹤楼》学案2.doc

上传人:小健 2021/9/9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崔颢《黄鹤楼》学案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崔颛《黄鹤楼》学案2
一、预****案
(一) 学****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在赏析基础上,体会诗中的情感。
(二) 学****重点
背诵诗歌,激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名胜山水的思想。
(三) 预****导学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本诗选自《全唐诗》,崔IM(hao)(约公元704-754年),唐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 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作品有《崔额集》。
作者游历到湖北武昌,登临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这 首吊古怀乡之作。
★黄鹤楼相关知识
(1) 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各名文
湖北:黄鹤楼崔景页《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
(2)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年它又重新屹 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 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 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 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 10年,道士复 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 取名"黄鹤楼”。
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 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 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额、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 乐,吟诗作赋。
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景页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 手。事后对崔额的该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众多古人称崔额的这首诗是 “第一”、“千古之奇”。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诗歌鉴赏方法:
赏意象(描绘了什么?)抓特点(怎么描绘的?)赏语言(品味关键词,抓修辞。)体会 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填空题。
《黄鹤楼》作者游历到湖北武昌,登临,泛览眼前景物,,诗兴大作,脱口而出这首之作。
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句解释
(1) 昔人己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探究案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诗人写了黄鹤楼前怎样的美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是什么勾起了诗人胸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