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9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doc

上传人:蓝天 2021/9/9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并序)导学案
白居易
K学****目标』
.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丰富内涵,背诵全诗。
.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理解作品所描述的艺术形象。
.在欣赏、感受、发现艺术美的同时,获得有关艺术欣赏的知识,得到艺术美的陶冶、 情感的升华、心灵的唤醒,提高自己的艺术文化素养。
K文本导学』
奇妙的音乐、高超的技艺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愉悦,徜徉于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轻拢 慢捻中,尽情地欣赏着来自不远处的乐苑经典,感受艺术魅力,体味百味人生。白居易的《琵 琶行》将带我们进入艺术的殿堂,追溯生生不息的人类长河中不断绽开的美丽的浪花。
K梳理与整合2
一、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号。晚年号。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 的 诗人。人称"”。他和好友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
运动,主张", ” O强调继承《诗经》的优 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即所谓
"”(《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 白居易诗的通俗好懂,传说“白 傅作诗,老妇皆懂”。其艺术成就最高的是长篇叙事抒情诗,如、。 著有《》。以44岁为界,之前抱定“"之思,之 后则“”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世称白傅、白文公。
二、 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作品。
有关题目: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篇幅较长, 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歌、行、引()本来是 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 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 言、杂言等的古体。
【司马青衫】:
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 极度悲伤。
司马青衫,作为典故,出自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
马青衫湿。”后来高中语文课文王实甫《长亭送别》“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林觉民《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都用到这个典故。
白居易任江州司马,在送客上船时,偶然听得琵琶声,于是邀请琵琶女演奏。在和琵琶 女对话中,白居易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觉得他们两人命运相同,写出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惊人句,并为之泪湿青衫。青衫,是白居易司马身份的标志。
"司马青衫”表达的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意思。因此,古代诗人 常用此典故来表示由于内心痛苦而伤心流泪。宋司马光《锦堂春》“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 何止琵琶。”是说“伤心事”还不止琵琶女的身世。金吴激《人月圆》从“南朝千古伤心事” 一直说到“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也是指伤心事太多,其中“同是天涯”还用了 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句子。元白朴《夺锦标》在新亭眺望时触目 伤心,也说到“谁念江州司马,沦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湿”,这里就是写自己的悲痛了。
还有反用这个典故的,如刘镇《水龙吟》“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和辛弃 疾《满江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不过这些反用,表面上是旷达的样子,实 际上蕴含着更多的悲痛。
三、 阅读作品,思考回答问题:
1、 梳理课文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