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念.ppt

格式:ppt   大小:93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念.ppt

上传人:wdwd123321123 2021/9/9 文件大小: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念.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所谓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通俗地讲,民事法律关系就是通常所说的,为民法所确认和保护的,符合民事法律规范的,而且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那些社会关系。
如财产所有关系、财产使用关系、商品交换关系、婚姻关系、亲属关系和人格关系等等。
1
1.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才形成民事法律关系,没有民事法律规范,就没有民事法律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只有抽象的民事法律规范不能形成民事法律关系,必须有民事主体的行为或其他民事法律事实,才能形成民事法律关系。
例如,甲与乙有了赠与的事实,才能形成双方之间的赠与合同关系,否则只有《合同法》也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赠与合同关系。
2
3.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民事法律规范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是通过将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转化为民事权利义务实现的,即民法是通过调整民事权利义务来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因此,民事法律规范是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依据,民事法律事实是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原因。
3
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是为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 和保护的。
例如宗教关系、同乡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恋爱关系、朋友关系等,这些都不属于法律关系,因为并没有法律对其进行调整。
4
【讨论】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概念理论上是由德国法学家萨维尼首次使用并作系统阐述的。萨维尼将法律关系定义为:“是由法律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将法律关系概念限定在私法领域并作为民法制度体系的核心概念使用的。
后世学者使用的法律关系概念也都作为民法概念使用。但对其性质在解释上有分歧。德国法学家拉伦茨认为“法律关系概念应该是指一种规范世界的关系,而不是现实世界的事实上的东西”。认为法律关系概念在使用上体现的是一种规范属性。梅迪库斯认为萨维尼所谓的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规定的生活关系”,同时他赞成拉伦茨法律关系具有规范属性的观点,但又同时指出法律关系还具有对应于现实生活关系的属性。
5
建国前学者使用的法律关系概念直接来自于德国或日本,作为民法概念使用。例如梅仲协在其《民法要义》一书中指出“因权利之存在,权利人对他人或财产所取得之法律上联系,此项联系,谓之法律关系”。
台湾地区学者对法律关系概念也是直接作为民法概念使用的。王泽鉴定义为“法律关系指由法所规范,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关系”。
建国后我国法学界关于法律关系的概念直接接受了来自前苏联的定义和对法律关系的分类。通说观点认为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法学基础理论接受了法律关系概念和分类,各个部门法学也接受了法律关系概念,就有了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刑事诉讼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概念仅仅是法律关系的一部分。
6
法律关系仅仅是规范属性的法律关系还是现实生活的关系,中外学者持不同的观点。拉伦茨将法律关系看做规范属性的关系,梅迪库斯既承认法律关系的规范属性,同时又认为它对应于现实生活关系。意大利罗马法学家彼得罗·彭梵得在罗马法教科书中指出,法律关系是法律事实在人们之间创立的关系。
张俊浩在其《民法学原理》一书中则指出:“为要把握民事法律关系的确切意义,应当区分作为规范的民事法律关系和作为事实的民事法律关系。”
7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点
下列社会关系是否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受法律保护?

甲男与乙女于2006年5月认识。相处期间,甲对周围人介绍说乙是其朋友,甲的同事也认为两人是男女朋友关系。两人相处期间,乙反对甲与周围邻居以及同事交往。甲由于工作性质,外出较多且时间无规律,引起乙的猜疑,双方为此经常争吵。
2006年8月11日晚上,甲男与同事外出工作,乙女因阻止未果,便从甲宿舍楼上跳下,双腿摔伤,由甲送往医院治疗,现乙双腿已经瘫痪,住在甲男宿舍,甲起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和乙的同居关系。
8
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是合法的民事社会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始终是合法的,是民事社会关系的法律标准或模式。有可能发生的是违法民事关系,但不存在违法的民事法律关系。违反民事法律关系是适用民事责任的基础;恢复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责任的目的。
例如,有的民事主体不依照法律规定建立民事关系,滥用权利,或者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