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应急预案(急诊中心).doc

格式:doc   大小:189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急预案(急诊中心).doc

上传人:薇薇安 2021/9/9 文件大小:1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急预案(急诊中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应急预案
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重大突发事件和常见危重病人急救预案
一、总则
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重大突发事件和常见危重病人急救预案是为了更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救治危重病人、最大程度地挽救病人生命而制定。
二、组织结构及职责
1、成立院重特大突发事件和危重病人急救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邓永建)
副组长:分管院长(汤勇)
成员:医院办公室(吴江平)、医务部(钟吟娟)、护理部(梁海英)、急诊中心(曹旭彬)及感染科(王晓风)、内科(梁少华)、外科(孙毅)等相关科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医务部
2、领导小组负责制订院重特大突发事件和危重病人急救预案,对全院重特大突发事件和危重病人急救的进行相应的医疗准备工作,组织现场医疗救护,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由医务处承担,是处理重特大突发事件和危重病人的紧急指挥机构。
3、领导小组成员在应急预案启动后,要无条件接受领导小组的指挥,安排专职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承担医疗卫生应急准备、医疗救护组织工作,同时负责全院对重大突发事件及危重病人的应急处理和业务指导工作。
三、重大突发事件和危重病人分级
1、重大突发事件适用范围
引发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伤亡,需要紧急医疗救援的以下灾害性事件:
(1)火灾、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
(2)暴力或恐怖事件;
(3)各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厂房、矿山、压力容器等)事件;
(4)各种建筑物倒塌和各类滑坡事件;
(5)核泄漏和核污染事件;
(6)各种重大交通事故;
(7)食物和化学物品等原因引起的群体性中毒事件或职业性中毒事件;
(8)生物制品或化学物品或物理辐射物质泄漏,可能造成或已造***身伤害、饮用水污染或持久性环境污染的事件;
(9)甲类传染病的发生或各类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10)突发和严重的医院内感染;
(11)其他对公众生命或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各种突发的相关事件。
2、重大突发事件分级
一级:24小时内入院20人以上;
二级:24小时内入院10~20人;
三级:24小时内入院10人以下。
3、常见危重病人包括以下8种
(1)呼吸心跳骤停;(2)各种类型休克;(3)心血管急危重症;(4)急性呼吸衰竭(包括ARDS);(5)严重多发伤;(6)各种意外伤害,如中毒、中暑、***、淹溺、电击伤、烧伤;(7)脑卒中;(8)昏迷。
4、现场检伤  对现场群体性伤病员应进行检伤分类, 由接受过分类训练的临床医师组成检伤分类组, 穿戴统一的急救服、臂章和胸牌, 到达现场后要迅速将伤病员转出危险区, 实施对成批伤病员的检伤分类。
(1) 分类标准按伤亡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为四类:
重度:危及生命者, 如呼吸心跳骤停、窒息、大出血、严重中毒、休克等;
中度: 伤情比重度轻, 只要及时得到处理, 一般不危及生命, 如单纯性骨折、外伤出血、眼外伤等;
轻度: 血压、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正常,可步行, 症状较轻, 一般对症处理即可, 如挫伤、擦伤等;
死亡: 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2) 分类标志根据卫生部的统一规定, 用红、黄、蓝、黑四种颜色对重、中、轻、死亡病例做出标志( 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 扣系在伤病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 , 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预案启动
1、启动
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分级启动相应预案响应。
一级响应:全院响应
二级响应:急诊中心全面响应(包括EICU、急诊病区、急诊输液观察室和急诊室、抢救区)
三级响应:急诊室及抢救区响应
2、启动程序
急诊中心一线当班医生接诊重大突发事件范围内病人后,应在进行救治的同时,迅速报告急诊中心二值班、科室主任和总值班。由相关人员决定预案启动级别。
预案启动决定人:
一级响应:院领导(值班院长)
二级响应:急诊中心主任(曹旭彬)
三级响应:急诊中心副主任(叶尔肯)(医院总值班)
3、工作程序
指挥程序:
接到报告后,领导小组应立即作出反应,安排指挥人员和工作人员,设立临时办公地点和专线电话,公布专线电话号码,实行24小时现场指挥。
报告程序:
(1)急诊一线医生接诊以上所述重大突发事件及危重病人后,应立即向急诊中心二值班和医院总值班报告;
(2)急诊中心二值班和医院总值班在做出应急反应的同时,应立即分别向急诊中心主任和院领导报告;
(3)院领导小组在做出应急反应的同时,应向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五、人员和场地
在领导小组的指挥协调下,以急诊中心的医护人员和场地为基础,针对不同的预案响应级别,调整相应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