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9
文档名称: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doc

格式:doc   大小:296KB   页数:8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doc

上传人:阳仔仔 2021/9/10 文件大小:2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
(修订草案)
目 录
总则
医疗资源配置与保障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分级诊疗制度
医学重点学科规划与建设
保障措施
医疗机构
第一节 医疗机构登记
第二节 公立医疗机构
第三节 非公立医疗机构
第四节 医院等级评审
医疗卫生人员
一般规定
医疗卫生人员执业
医疗卫生人员能力评价
第四节 跨境医疗卫生人员
医疗服务对象
医疗服务提供
医疗服务规范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3
药品及医疗器械
智慧医疗服务
第五节 医疗服务质量评价
医疗秩序与纠纷处理
监督管理
法律责任
附则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规范医疗执业行为,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特区医疗资源配置与保障、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人员、医疗服务对象、医疗服务提供、医疗秩序与纠纷处理、医疗监督管理等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公益性原则,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努力实现医疗卫生事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第四条【政府责任】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组织领导,将医疗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
公平、可及。
第五条【部门责任】 市、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特区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相关工作。
市、区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保障、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建设、市场监管、医疗保障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保障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第六条【社会责任】全社会应当共同关心和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尊重医疗卫生人员,维护医疗机构及医疗卫生人员的合法权益,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医疗卫生服务应当尊重生命、维护健康、遵循医学规律、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恪守医德医风医道。
医疗资源配置与保障
第一节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第七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科学配置医疗资源,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非公立医疗机构为重要补充,建立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和功能完善的整合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4
第八条【全市医疗机构规划】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动态变化趋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现有医疗机构数量、结构及分布状况,统一拟定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应当明确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配置数量、床位总量、专科结构、区域布局、单体规模限制标准以及分工协作、转诊等关系。
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至少每五年应当调整一次。
第九条【社康机构规划】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拟定辖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规划要求】纳入规划的医疗机构应当主要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以由市、区人民政府举办,也可以引入社会力量举办。
举办公立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未经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批准,不得超出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实施公立医疗机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举办非公立医疗机构不受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限制。
第十一条【布局要求】市人民政府应当综合考虑区域内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均衡布局市属医疗机构。
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每百万服务人口至少组建一家基层医疗联合体、每个社区及每两万服务人口至少举办一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标准,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6
第二节 分级诊疗制度
第十二条【分级诊疗体系】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以区域医疗中心为医学学科建设核心、基层医疗联合体牵头医院为疾病防治主体、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网底的分级诊疗体系,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第十三条【区域医疗中心的功能】区域医疗中心主要开展相关学科的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并按照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要求,通过组建重大疾病防治中心、专科医疗联盟、医防融合小组等,对基层医疗联合体和其他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人才培训和技术指导。
区域医疗中心主要提供住院、急诊急救、专科门诊等服务,并应当按照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要求适当限制接诊非急诊、非转诊患者。
区域医疗中心不牵头组建基层医疗联合体,不举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