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京剧.ppt

格式:ppt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京剧.ppt

上传人:xxj16588 2016/6/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京剧.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粹京剧京剧简介?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 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 1840 年前后,盛行于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 200 年历史。表现手法?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法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京剧行当?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 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 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京剧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特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关羽张飞曹操典韦伴奏乐器?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与管弦乐。其中,打击乐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灵魂。京剧的“唱”、“念”、“做”、“打”完全按照规定的节奏进行, “唱”要有板有眼, “念”要抑扬顿挫, “做”则是舞蹈,而舞蹈必须表现出鲜明的韵律, 谁来控制、体现节奏?那就是打击乐。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 称为“文场”。在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 包括最隐秘的思想活动,都是通过舞蹈化的身段动作、音乐化的念白和演唱,并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的,由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组成的“锣鼓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孕育期?徽秦合流?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青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其中以四大徽班最为著名。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徽班广泛取纳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剧本移植,为徽戏艺术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徽汉合流?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21 年),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入京,道光二十五年( 1845 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形成期?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 1840-1860 ), 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为主;之二,行当大体完备;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之四,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如同光名伶十三绝等。成熟期?1883 年一 1918 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界。谭在艺术实践中广征博采,从昆曲、梆子、大鼓及京剧青衣、花脸、老旦各行中借鉴,融于演唱之中,创造出独具演唱艺术风格的“谭派”,形成了“无腔不学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