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声乐的呼吸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声乐的呼吸方法.doc

上传人:tswng35 2021/9/11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声乐的呼吸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 -
呼吸的分类:
1、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也称“锁骨呼吸〞法,因其吸气时双肩上抬,气息只在肺的上部而得名“浅呼吸〞。这种呼吸法有以下几种缺点:
〔1〕由于只用胸腔上部,即抬肩来进展呼吸,吸气不深,气息容量小,且膈肌与腹部肌肉不能有效的参与呼吸和失去控制呼吸的能力。
〔2〕由于气息自上胸排除,迫使喉头,颈肌,下颚和舌根紧张,影响音域扩大和声区统一,并缺乏应有的色彩变化。
鉴于此,现代唱法已经很少采用。
2、腹式呼吸 这是一种主要依靠下降横膈膜,用腹部肌肉来控制气息的呼吸法,称为腹式呼吸。由于吸气时腹部竭力膨胀,气息虽比胸式呼吸深,但仍有其局限性:
〔1〕由于横膈膜竭力下降,小腹膨胀,致使肋骨收缩,吸气容量不大。
〔2〕仅用腹部和横膈膜控制呼吸,失去胸腔、肋间肌控制呼吸的能力。
〔3〕吸气过深,使气息不能积极的对声带形成应有的压力,发出声音空洞、无力,缺乏圆润、明朗的色彩,尤其是高音让人感觉困难。
3、胸腹联合呼吸 这是一种由胸、横膈膜和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法,也是我国传统的“丹田之气〞,即“头顶虚空,两肩轻松,气沉丹田,全凭腰转。〞这种呼吸法在我国的戏曲唱法和近代欧洲唱法中被广泛应用。他的主要优点是:
〔1〕全面的调动了歌唱呼吸器官的能动作用,使胸腔、腹腔、横膈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呼吸及其控制。因此这种方法吸气速度快,吸气深。
〔2〕 这种呼吸方法在吸气时下降横膈膜和张开肋骨同步进展,使胸腔、腹腔全面扩张最大限度的吸入气,因此在众多呼吸法中,容量最大的。
〔3〕对气息的控制能力强,能均匀、有节制的吸入空气,并且能对呼气气势进展有效的控制,使声音的高、低、强、弱能控制自如。
- -
- -
〔4〕这种呼吸方法在横膈膜处有呼与吸、上与下两股气流的对抗,形成一个支点,即“横膈膜的支持〞,因此弹性强。
吸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吸气时,气要吸得深、吸得松、吸得舒服、吸得均匀而平稳,自然而轻松。要防止吸得过紧或过浅。
2、 吸气时,要特别注意吸气的适度,要结合歌曲的情绪需要及乐句的长短、音调的上下及强弱吸得适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多那么容易造成全身紧张僵硬,使声音失去弹性;少那么造成膈肌无力,使声音失去支持力。
3、 吸气时,最好使用口、鼻同时吸气的方法,应该感到深吸气和翻开喉咙是一个动作。并尽量做到吸气时无明显动作,无吸气声音。
如果吸气的动作做不好,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来体会:
1、 用“闻花〞体会一下吸气的感觉,我们闻花时,气息往往吸得自然、柔和而且深入,这跟歌唱的呼吸非常相似。
2、 当我们跑步、爬山时,呼吸急促而深入,可以从这样的呼吸中体会到歌唱吸气时的位置。
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吸气,吸气是唱歌的准备,吸得好,准备充分才能唱的好。
二、呼气
呼气也就是吐气。当气体从肺部呼出时,胸廓和两肋仍要保持张开而无塌陷的感觉,小腹收缩并与下肋保持扩张的力量形成对抗,横膈膜也渐渐上升复原。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为支点,使气息有控制的呼出,从腹腔经过胸腔直到振动声带发出声音形成一个“气柱〞或叫做“音柱〞。总之在下肋、横膈膜和小腹联合操控、互相配合下,共同完成呼气的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