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个企业的成功是靠管理者辛勤的努力获得的,当我们发现一个市场时机时,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通过各种管理手段获得这种市场时机,使它开花结果,而不是等待。
管理启示
2、海边的贝壳
一位长者告诉一位渴望财富的青年,北海岸边有金贝壳,于是这个青年就不远万里,来到了北海岸边的海滩上,不顾一切开始了寻找金贝壳的工作。起初他耐心地拣起每一枚贝壳仔细打量,确定不是金贝壳后才把它扔掉。北海岸边寒风袭人,青年拾起每一颗贝壳都是冰凉的。天气的寒冷,事情的单调,使青年渐渐失去了耐心,渐渐的,他只感觉一下,就将贝壳扔掉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无数贝壳被青年拣起又扔掉,始终没有找到老者所说的金贝壳,青年人很颓丧,觉得自己已不可能找到金贝壳.
但青年很执著很勤奋,一直不停地忙碌着,终于有一天,一枚金贝壳被他拾在手中,但无数次的失败使青年无形中形成了思维定式,他只是感觉一下那枚贝壳,看都没有看,那个想法就又冒出来:不可能,拣起来那么多都不是金贝壳,这枚怎么就那么天遂人意呢,青年就这样把金贝壳随手扔掉了。
后来青年又捡到一枚金贝壳,又被他扔掉了。后来他老了,无奈地回到家乡,他告诉年轻人:北海岸边没有金贝壳。
一个企业在尝试一个新的市场时机的时候可能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失败,但这种失败恰好为企业提供成功的根底。但在很多情况下,屡次的失败却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使已经到来的时机从我们手中悄悄地溜走了。
管 理 启 示
3、虚怀以待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禅师,他的一杯茶的故事常常为人所津津乐道并予人以启发。
有一天,一位大学教授特地来向南隐问禅,南隐以茶水招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个访客的杯中,杯满之后还继续注入,这位教授眼睁睁地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倒了。〞 “你的心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南隐意味深长地说。
南隐禅师教导的“把自己的杯子倒空〞,不仅是佛学的禅义,更是人生的至理名言。心太满,什么东西都进不去,心不满,才能有足够的装填空间。“满招损,谦受益〞更是古贤留给后人一句可以千年护身的诤言。
管理启示
工作场合中,常会有一些集自信自满甚至自负于一身的人,这些人对于任何事件的反响几乎立即都是“没问题〞,因为这三个字,主管让一个应聘者进入工作岗位,因为这三个字,公司把一项重要决策交付予他去执行。然而,最初说“没问题〞 人,很可能工作进行不到一半,就什么问题都跑出来了。过度自信必流于满,试想,哪一项事件的动作过程会不出现问题的?问题是需要集思广益,共同克服解决。过度自信自满的人,他的“心〞已经满满的,已无法装其他东西。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随时需要知识、咨询,不断吸取养分,所以心一定要能“空〞,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虚怀假设谷。让胸怀像山谷那样空阔深广,这样就能吸收无尽的知识资源,容纳各种有益的意见,从而使自己丰富起来。
4、眼睛
嘴巴和鼻子谈论,嘴巴说,“人的眼睛真是一个复杂有趣的东西。有时,它是一副‘变色镜’,它让你对你喜欢的事或人总是觉得那么舒服,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和‘爱屋及乌’就是‘变色镜’在起作用。有时,它是一副‘滤镜’让你只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而对那些你不愿意看到或者超出你知识范围的事物‘视而不见’——西方学者曾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让非洲原始部落的一个酋长乘飞机到大都市里,酋长对身边的花花世界觉得非常神奇,但当结束这场试验,科学家们问酋长看到、听到了什么时,酋长的答复令科学家们非常惊讶:他所看到的既不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也不是绚丽霓虹灯和嘈杂的音乐,而是集市上一个小贩竟能一个人运送那么多香蕉〔当然是用车〕!有时,它是一副‘放大镜’,当某人在你眼中失去光环或者你发现某人的一个特别‘刺眼’〔也许并不是多大工业问题〕的缺点时,你就会发现它‘更多’、‘更大’的问题——其实,事物总是如此,既不是完美的,也不是一无是处。眼睛的这种“放大镜〞的功能经常使你无法准确把握事物。有时,它是一副“显微镜〞,可以让你对事物的细微变化‘明分秋毫’,也可以让你‘见树不见林’或者陷入‘盲人摸象’的为难境地。〞鼻子叹了口气,说,“我们还是做好自己吧,眼睛看到的东西却都是由你嘴巴说出来的!〞
管理启示
在管理中,领导者对下属的认识首先从眼睛的观察开始的,当他带着变色镜、滤镜、放大镜或者显微镜去观察一个人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很多问题,也可能会忽略很多问题,但是关键是最后你的表示,你怎样说出来,就决定了你的领导水平了。
5、一头官僚主义的熊
熊和棕熊喜食蜂蜜,都以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