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植物学名词解释(下册)
绪论
种: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属之下。不同 种的个体之间一般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能育后代。
亚种一个种内形态有较明显差异,并有一定地理分布区域的个体群
品种:品种不是分类学的一格分类单位,不存在野生植物中,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培育或为人类所发现的,实际 是栽培植物的变种或变型。
双名法:生物命名的基本方法,生物的学名是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书写。每一植物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加词组成, 属名在前,是名词,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加词在后,常用形容词。完整的学名,在种加词后还要写上命名人姓氏 或姓氏的缩写,如水稻的学名为Oryza sativa L.
种了植物:裸了植物门和被了植物都是以种了进行繁殖,故称为种了植物
抱子植物生活史中不形成种子,主要利用跑子进行繁殖的植物。包括了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野植物和 蕨类植物等。
高等植物:苔薛植物、蕨类植物、裸了植物和被了植物4类植物,植物体的结构比较复杂,多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内部分化到较高级的程度,合了发育不离开母体,形成胚,因此,它们合称为高等植物又称为有胚植物。
颈卵器植物:苔薛植物门、蕨类植物门和裸子植物门的雌性生殖器官均为颈卵器,因此,这三类植物合称为颈卵器植 物
颈卵器植物具有颈卵器结构的植物类群。包括了苔薛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隐花植物和显花植物:藻类植物、菌类、地衣、苔野植物和蕨类植物,以抱子进行繁殖,它们统称为抱子植物,又因 它们不开花结果,又称为隐花植物。与此相对,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都是以种子进行繁殖,故称为种子植物,又因 它们开花结果,又称为显花植物。
第一章藻类植物
外生抱子:某些蓝藻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体发生横分裂,形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原生质,上端较小的一块就形成抱子, 基部较大的一块仍保持分裂能力,继续分裂,不断地形成抱子。
内生抱子:某些蓝藻由于母细胞增大,原生质体进行多次分裂,形成许多具”诘淖酉赴,母细胞壁破裂后全部放出。
抱子:无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配子: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藻殖段藻类植物具有繁殖能力的丝状体的一段。
异形胞某些丝状蓝藻特有的大型厚壁细胞,从该处断裂,即可产生若干藻殖段进行繁殖。
载色体:又叫色素体,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质体。也有仅指藻类植物细胞中含叶绿素的大型和复杂的结构。蛋白核 又叫造粉核或淀粉核:某些藻类植物载色体上的一种特殊结构。有一蛋白质的核心部分,外围以若干淀粉小块,这是 藻类植物蛋白质和淀粉的一种贮藏形态。
茸鞭型鞭毛:鞭毛上具横向羽状鞭茸。
尾鞭型鞭毛:鞭毛上无横向羽状鞭茸。
核相交替:在植物整个生活史中,具单倍体核相和二倍体核相的交替现象。
世代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二倍体的抱子体世代(无性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或有性世代)有规则地互相交替 的现象。
同型世代交替在世代交替过程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两种植物体,抱子体与配子体互相交替的现象。
异型世代交替在世代交替过程中,形态结构基本明显不相同的两种植物体抱子体与配子体互相交替的现象。
无性世代(或抱子体世代):在植物生活史中,从受精卵或合子开始,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成长为抱子体,到抱子体产 生抱子母细胞为止的时期,从核相方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