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1 -
关注学生差异 培养全面发展
----学生案列分析
【前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中的这句话一只让我感触很深:为人师表者方可为师!陶行知先生的治理名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真正可以作为班主任工作目的最好的诠释!有人说班主任是世上最小的一个主任,也是最累的一个官。的确,班主任工作是繁琐、辛苦的,但又是幸福的。当看到学生的成长进步,那种幸福的感觉超过了一切。12年的班主任工作也是我的一串成长脚印。就工作经验来讲我还有很多的欠缺,但是我一直在学习借鉴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和曾经的自己相比,我认为我还是有一定的进步,所带的班级也在不断的进步着。
我们知道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而学生之间又存在很多的个性差异,我们习惯把学生分为优秀学生、“差”学生两大类,其实这种说法很笼统,很容易误导我们的教育方式,通过几年的班主任经验,我了解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往往能激发潜能的是人的优点;学生也不例外,再怎么调皮的学生,也会有他的长处,有他的优点,反之亦然。
我们眼中的优秀生大都是这样的:自觉性较强,文明礼貌,忠厚老实,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但孤高自傲、自以为是,受不得批评,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与老师关系好,但与同学不合群;自尊心、自信心、虚荣心、荣誉感、优越感都很强。中下等学生过多的表现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较差,对自己目前的成绩自我满足。
我阅读了很多关于教育案例的书籍,又利用教学之余的时间浏览了网络上关于学生教育案列分析的文章,我觉得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中下等学生作为教师都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通过激发他们的优点让优秀的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变得更全面,让中下等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去除内心的自卑,以一代全逐步进步。另外我们对学生的了解还应更全面,更仔细,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可做到针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方法,正所谓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以下是我收集到的中下等学生类型的分类,有诙谐性的,有理论性较强的,
- 2 -
仅供大家参考。
中下等学生类型Ⅰ型【摘自,以图片形式呈现】
中下等学生类型Ⅱ型【摘自百度文库之常见学生类型(有删减),以图片形式呈现】
相信大家看后,或许会心一笑,或许若有所思,也可能在急着为自己的学生分分类,对对号……
- 3 -
【案例1】
学生:陈** 性别:男 身份:班长 学习成绩:年级前列
特点: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与表露心迹,与同学的交往过于单一,原先练习过一段时间的二胡演奏,已过七级,但最近两年因学习负担重已不再练习,目前没有其他爱好,在学习上刻苦认真,成绩比较突出;上课表现不积极,对班级事务管理不够用心。
家庭:独生子,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但并未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家长的教育方式较好。据悉其父今年调至贵州某矿,一段时间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类型:学霸型
情景再现1:
时间:在校每一天的早晨、课间、午间; 地点:教室;
呈现状态:自己坐在位置上或读书、或做作业、或补笔记
情景再现2:
时间:课堂之上(外堂课除外); 地点:教室;
呈现状态:两眼盯住黑板,偶尔低头沉思,偶尔记录重点,学习很认真,但是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积极回答。
情景再现3:
时间:班会课上、课间; 地点:教室;
呈现状态:在班会课上不敢抑或不愿批评违反校规班纪,给班级造成不良影响的坏风气,早读期间对不自觉读书的同学、抄袭作业的同学不予以制止与批评,课间时分对同学间的追逐打闹不理不睬,对班级卫生视若无睹,对乱动电脑同学不予制止。
情景再现4:
时间: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 地点:家中或辅导班;
呈现状态:按照学习计划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复习和预习知识,参加社会办辅导班巩固知识,预习新知。
- 4 -
综合分析:陈同学学习认真刻苦,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时间学习,但是作为一名优秀学生,通过他所呈现的状态可以看出他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上,对同学的帮助上做得还不够,同时作为一名班长对班级事务关心不够,对班级不良风气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去纠正,同时他一味地扑在学习上,失去了锻炼身体,培养爱好的机会,成为了学习的机器,不利于他将来的全面发展。
教育方式:优秀的学生是老师的掌上明珠,对他我自然关心有加,自他上六年级以来一直在我所教的班级,对他及他的家庭十分了解,也经常与他的父母交流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状况,这名学生非常有上进心,虽然不善言谈,但在学得我在批阅他的作文的时候,我还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