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归类【绝对完整】.doc

格式:doc   大小:95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归类【绝对完整】.doc

上传人:蓝天 2021/9/13 文件大小: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归类【绝对完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语文考试制胜三大秘诀
一、 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内容),怎样答(形式),•般题读、两遍,难度题必须读
三、四遍;
二、 用好草稿:用草稿的日的在于反复修改,力臻完美。
三、 认真书写:工整规范,…目了然;清晰美观,百看不厌。
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
一、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 说明文分类:
1、 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 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 说明顺序:
1、 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 空间顺疗;: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出主到次、出表及里、由简到繁、出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木质等。
五、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衣、引资料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牛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爭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坏境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二、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坏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坏境
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五、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
3、结论:解决问题
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十七、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
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 “诸如此类”等词语)
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 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 动情节发展
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 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典型题实战兵法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 的口标。
2、读文时,耍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词曲小知识
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容。
引号的作用:
1、 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
2、 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
3、 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
4、 表强调。
限字题的解答:
1、 根据题日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
2、 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①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②多咅节词改为单咅节词,③用简称(尤其是地 名)。
3、 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耍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有语病,如有,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 整、通顺、明确。
拟写标语题:
1、 语句必须简短、精炼;
2、 可采用以下句式:祈使句、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对称句,也可巧妙地应用诗文名句、谚语、歇
后语等稍作改动以切合语境。
仿写句子:
1、 仔细分析例句格式。注意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用词特点(如叠词)等。
2、 如果是续写性仿句,还要注意语意的连贯一致。
口头表达题(如询问、交谈、电话交流等场景对话)
1、 称呼:准确,体现人物关系;
2、 结合提示语境,表意必须明确;
3、 语气必须符合身份,切忌***化、打官腔;
4、 注意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
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1、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