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格列夫游记的读后感
导语:《格列佛游记》 1726 年在英国首次出版便受到读 者追捧,一周之内售空。出版几个世纪以来,被翻译成几十 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中国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外 国文学作品之一,被列为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书目。根据其 内容改编的电影分别于 1977年、1996年、XX年被搬上大荧 幕。
格列夫游记读后感 这学期刚开学我买了一本书,它的名 子叫《格列夫游记》 。它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小说以 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 险的格列夫。
游记中的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 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99 年格列夫和船长大威廉皮 得查一起到南太平洋去航行。身为外科医生的格列夫随船航 行到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夫死里逃生,漂到海岸 上。当他苏醒过来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自己已被细细的绳子 捆住了,而周围都是比他小十二倍的“小人” 。在那里有两 座小人岛,每个岛屿上有一个国王。其中,一个岛屿上的国 王很恶毒,贪婪想要利用格列夫这个“巨人”占领另一个岛 屿,他们想哄好格列夫,于是,每天早晨提供六头牛、四十 只羊和其他食物供格列夫食用。 此外,还有相应数量的面包、 酒和其他饮料,并派名仆人分列在格列夫卧室的两侧,另外 还派遣 3 名裁缝师傅为格列夫做一套小人国的民族服装。派 出名著名学者教格列夫小人国的语言。但格列夫不想发起战 争,只想维护小人。在格列夫的努力下,他们这间 的斗争终于结束了。格列夫成功了。但国王却想害死他,最 后格列夫用一种奇特的方法离开了小人国,终于回到了英国。
文中的巨人国,与小人国恰恰相反,身高是格列夫的十 二倍。格列夫与巨人国的国王交谈,想让巨人国制作火药枪 炮来巩固国防,可是国王不同意,他不想发起战争,他宁愿 失去半壁江山,也不愿涉足这种秘密,他要以理智和仁慈来 治理国家。
巨人国,人大,但人好,就像官职小的人,人好,为人 民做好事,这才叫做“大人” 。小人国,人小,但人坏,就 像官职大的人,人坏,贪得无厌,那才叫做‘小人' 。看到 这儿我觉得做人要就要做个朴实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 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文中格列夫曾经到过慧因国,我很羡慕格列夫能有幸到 慧因国,那里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 需要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社会中,有人用花言巧 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 ; 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 ; 有人甚至为 了金钱而抛弃自己的亲生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 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小心上当受骗。
看完《格列夫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 身上到底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贪婪、党争、伪善、 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妒嫉、淫欲、阴险和野心。文中 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它大谈人 的人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 得无厌。
有句话我认为评论得很经典,以夸张渲染时代的生气、 籍荒唐痛斥时代的弊端。在厌根和悲欢背后,这是一种苦涩 的忧世情怀。
没有想到那些在那些朴实得如同流水帐的大白话游记 中,竟蕴含着这么深邃的内涵。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 也像慧因国,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 的。我愿为此付出努力, 也希望大家与我一道, 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开始做起,让这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