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书愤PPT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812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书愤PPT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9/13 文件大小:8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书愤PPT学习教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1
书愤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第1页/共21页
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第2页/共21页
写作背景
《书愤》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
  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第3页/共21页
早岁那知世事艰
早岁那知——展现出诗人年轻时候的血气方刚、天真纯真。
世事艰——因主战收到排挤和迫害。
语气带有一种悲愤之情。
第4页/共21页
中原北望气如山
中原北望——暗示国土沦丧,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气如山——当年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
塑造了一个以身许国的爱国志士形象。在悲愤之中暗含着一种激愤。
第5页/共21页
颔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气壮山河的战场画卷,将诗人的抽象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营造了一种磅礴、雄浑、壮阔的意境。
首句以“气如山”启诗,颔联以战争画面紧承首联,形成了鲜明的启承关系。
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请说出其写景上的特点,思考本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它和首联有什么样的关系?
第6页/共21页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 《天净沙》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第7页/共21页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
空自许——保家卫国之壮志难酬,并且屡 受排挤、贬谪。
已先斑——壮志尚未地酬年华就已经老去。
第8页/共21页
塞上长城这个典故有何作用,此联与前两联有什么样的关系?
借典明志点明诗人捍卫国家之志。
前两联写的是“早岁”之事,由本联始转至现实。“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是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也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
第9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