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题:《彩色的翅膀》课型 略读 课时 1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彩色的翅膀》
学习目标: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 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
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边防战士热爱海 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 系。
知识链接:
搜集有关昆虫与植物的关系资料。
学法指导:
多种形式朗读、小组讨论、学生质疑。
学习准备: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彩色翅膀》这个题目时,你都想到了什 么?
(彩色翅膀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称之为彩色翅膀,等等。)
二、独立阅读课文,扫清文词障碍。
自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文章讲的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 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传授花粉的故
批注
O
事。)
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自学本课的生字词。
三、 检查自学情况。
读准字音。
本课是阅读课文,虽然没有生字,但有的字的读音学生掌握起 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课堂中要重点加以指导。
比如:“蔓”是一个多音字,“啧”的读音,。
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四、 分段、概括段意。
本文以小昆虫为线索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便打住了”)讲作者由宝石岛观察通讯站 信号兵小高陪同前往岛上,而小高则是刚从黑龙江探亲回来,带着 一纸箱的小昆虫。
第二段:(从“傍晚”到“它们也得有个适应的过程”)讲作者 参加“尝瓜会”和在会上听到这个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作者第二天天亮,看到了一只 小蝴蝶。
五、 学习课文内容。
学习第一段。
请一名同学读课文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小高为什么把他的 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这段第二句话在本段是重点句,作者通过对比,突出了人物的 品质。一个是“扔在一边”,一个是“紧紧地抱着”。抓住重点词语 引导学生体会。(因为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他担心纸
箱被损坏;另外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 他要保护它们。所以他在怀里紧紧地抱着。)
小高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紧紧地抱着纸箱的?边默读边画出描 写小高神态的词语,加以体现。(“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疽'、“可 是小高的嘴唇又紧闭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说明小高在晕船, 身体极不舒服的情况下紧紧抱着纸箱的。)
当小高告诉“我”纸箱中装的是小昆虫时,“我”为什么不相 信?(因为一般战士探亲回家都带一些土特产,或自己的必需品, “我”从没听说过战士探亲回来带过这种东西的。所以“我”不相 信。)(板书:带一箱昆虫一我“不相信”)
分角色读一读两个人的对话,加深对这段文章的理解。
小高从家乡带回来的到底是不是一纸箱昆虫呢?这些昆虫又 有什么用处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段。
学习第二段。
自由读一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教师将问题出在投影片上, 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培养学生自学的学习习惯。
问题:
“我”为什么称这个晚会为“特别的晚会” ?
从“尝瓜会”上“我” 了解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