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交换律》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交换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健 2021/9/16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交换律》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交换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7、28页和第33、34页
教学目标:
能从实际例子中,观察、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对其它三种运 算是否具有交换律大胆猜想并小组讨论验证,对知识进行延伸迁移。
理解掌握交换律,会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 律。
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经 历归纳总结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观察、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植树情境
师: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你想说些什么?
师:说的真好,多植树造林,让地球变成绿色的。这不,同学们 正在植树呢,请看屏幕:
(出示植树场景)四年级植树30棵,五年级植树45棵,六年级 植树60棵。
从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会提很多很多的问题,师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及解答算式写在 黑板上。)
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来看其中一个问题:四年级 和五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除了用30+45=75 (棵)还可以怎样列 式?
板书:30+45=75 (棵) 45+30=95 (棵)
二、 探究加法交换律
1、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0+45=45+30
师:是不是类似这样的加法算式都有这个规律呢?
学生猜想(齐声说是)
师:怎样来验证呢?(举例子,可以举加法算式的例子,也可以说 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先自己静静地想一想,想好后把算式写下来, 与同桌交流。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举的例子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中有没有交换位置和不相等的例子?(没有) 看来这条规律是存在的。谁能给这条规律起个名字?
板书:加法交换律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为了体现数学的简洁美,统一用a+b=b+a来表示
在这里,a和b可以表示哪些数?
三、自主探究乘法交换律
师:同学们,加法具有交换律,减法、乘法和除法也具有交换律 吗?请大胆猜想一下。
假设减法、乘法、除法也具有交换律,我们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a-b=b-a aXb=bXa a:b=b:a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想,是否成立必须想办法来验证。下面以小 组为单位,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学生讨论验证
小组汇报,阐明理由
结论:减法和除法没有交换律。因为从他们的意义上去说明是不 成立的。
师:有没有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相等的例子呢?
生:没有
师:猜想正确。什么叫乘法交换律?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四、应用
1、 师:想一想,我们在哪里用过交换律?
2、 师:下面我们做个对号入座游戏。
54X30= ( ) X ( )
60+ ( ) = 30+ ( )
80 ( ) 50 = 50 ( ) 80
()X45 =45 X ()
20X2X4= 4X ( ) X ( )
60+50+10= 10+ ( ) + ( )
师:请观察这两个等式,想一想3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会变吗? 3 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会变吗?那么4个、5个或更多的数相加或相乘 呢?
小结:只要数字不变,交换位置,结果都不变。
3、 速算比赛(学生算题速度快慢差别大,请做题快的同学介绍方法。)
186+425+14 25X15X4
=186+14+425 =25X4X15
=200+425 =100X15
=625 =1500
全班再用刚才同学们介绍的方法其做下面的题
25X5X2 88+104+96 125X12X8 97+452+103
(学生自主解决)反馈
师:除了交换位置使计算方便外,还可以加括号。
出示:25X (5X2 ) 88+ (104+96)
师:加括号行不行呢?你可以去验证,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 究的问题。
《交换律》教学设计
市二^一/
张秀琴
学生学****数学不只是简单的会计算几道题,知道几个数学概念,而是学会用数学 的思想去思考,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本节课注重对数学思 想和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经历归纳总结的过程。
又对其它三种运算是否具有交换律大胆猜想并小组讨论验证,对知识进行延 伸迁移。在课的的结尾,为了让学生学有所思,对“25X (5X2 )和88+ (104 +96)这样简便计算加括号行不行呢?”的问题提出质疑,建议学生进一步去探 究,把学生的思维延伸到课外。
教师评析:
这是一节设计新颖、有创意的开放课。整节课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自 主探索,经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通过问题的开放,练****题的开放,使学生的思 维活跃,想象力得以提高。在这一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有序思考,给学生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