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不动产登记条例“难产”背后.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不动产登记条例“难产”背后.doc

上传人:cxmckate6 2016/7/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不动产登记条例“难产”背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不动产登记条例“难产”的背后王逸吟《光明日报》( 2014 年 07月 10日 13版) CFP CFP 买了新房却不能顺利办房产证,这该成为问题吗? 在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谭启平看来, 这是一个大问题。他的研究发现, 新房建成后开发商进行初始登记时, 各地要求提交的材料可谓五花八门: 有的要门牌证明, 有的要完税凭证, 还有的要建筑工程竣工结算书、土地使用费缴纳证明, 甚至要地下工程建设档案移交证明等等。开发商不能及时进行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 买了房子的业主就办不了房产证, 其对房屋的所有权就一直处于悬空状态。事实上, 房屋所有权登记存在的问题, 只是不动产登记乱象的冰山一角。学者们原本期望,不动产登记条例能够按计划在 6 月底出台,从而破解乱象。然而,时至今日,这部万众期待的条例依然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民法学者就提出要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 2007 年, 我国制定了物权法, 明确规定制度。将近 20 年过去了,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为何始终“难产”? 日前, 在不动产登记条例草案专家建议稿起草人、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孙宪忠组织的立法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就这一话题进行了研讨。功能定位之惑不动产登记是民事行为,还是行政行为? 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性制度,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迈出的每一步都备受关注。 2013 年3 月,新一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转变职能方案》提出要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3 月底,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实施《方案》的任务分工通知, 提出 2014 年6 月底之前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随后,孙宪忠受条例草案专家建议稿,当年 10 月完成起草后提交国土资源部。在不久前的立法研讨会上, 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有关负责人透露, 不动产登记条例还在研讨和征求意见阶段,没有明确的出台时间表。对不动产登记功能的认识分歧,或许是条例“难产”的一个原因。我体制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 最初从林业登记开始, 逐步发展到土地登记和房地产登记。“这些登记一开始都是为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监管, 发展到后来也并无变化,即登记是为了适应行政管理。”孙宪忠表示。以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为例, 谭启平认为, 这已经被一些行政管理部门视为行政管理的有力“抓手”, 一系列与房屋开发建设相关的行政管理行为, 如竣工验收、税费征收等都搭上了“便车”。而这已经偏离了不动产登记的初衷。我国物权法规定了物权公示原则。公示就是将物权这种抽象的权利以法律确定的方式公开展示出来,以达到保护交易安全以及社会财产支配秩序的目的。“不动产登记并不属于行政管理行为。”孙宪忠强调:“建立这一制度, 本意是为不动产物权的变动提供官方的、公开的、恒久的、统一的法律根据和措施。这是基本的立法功能。”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申卫星认为, 确权只是不动产登记的原始功能, 后面又生发出来征税等其他功能。“‘登记’两个字看起来简单, 其实含义是多重的。这表明不动产登记立法还任重道远。”申卫星说。多头登记之乱统一登记后,机构、人员、职能如何整合? 我, 林木由林业部门登记, 草原由农业部门登记, 土地由土地部门登记,房屋则由房产部门登记。“这样的登记制度, 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