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经济基础知识.ppt

格式:ppt   大小:168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济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2112770869 2021/9/16 文件大小:1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济基础知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经济根底知识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一、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
2021/9/16
2
经济根底知识〔中级〕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效劳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效劳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效劳价值减去货物和效劳进口价值。
国民总收入〔GNI〕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的净收入
国民总收入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
2021/9/16
3
经济根底知识〔中级〕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过程创造的原始收入〕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净税额+营业盈余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1〕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应从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纯收益。
〔2〕固定资产折旧:计入生产本钱的折旧费
〔3〕生产税净额。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之后的差额〔企业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4〕营业盈余。从总产品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大致相当于营业利润,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费
2021/9/16
4
经济根底知识〔中级〕
〔社会最终使用角度〕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1〕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2〕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增加。
〔3〕净出口:是一定时期货物或效劳出口总值减去进口总值后的差额
资本形成率: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四个局部:居民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置支出、净出口
公式:GDP=C+I+G+(X-M)
2021/9/16
5
经济根底知识〔中级〕
二、宏观经济均衡的根本模型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等式
假设一个社会只有: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
支出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支出,即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之和。
GDP=Y=C〔消费支出〕+I〔投资支出〕
收入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总收入的一局部用来消费〔C〕,一局部用来储蓄〔S〕,有: GDP=Y=C〔消费〕+S〔储蓄〕
从两种角度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应该相等。
GDP=C+I=C+S
那么:I=S
储蓄—投资等式:消费者未用于购置消费品的那局部收入〔即储蓄S〕等于未归于消费者手中的产品的价值〔即投资I〕。
2021/9/16
6
经济根底知识〔中级〕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等式
居民+企业+政府部门
政府支出:政府购置〔用于购置物品和效劳的支出〕和转移支付〔给予居民的转移支付〕,用G表示政府购置,用T表示政府税收
从支出角度:
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置支出。即 GDP=Y=C+I+G
从收入角度:国民收入仍是所有要素所得的收入之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即 Y=C+S+T
由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收入,有:
GDP=C+I+G=C+S+T=Y
得:I = S + ( T - G )
S+(T-G)可以表示整个社会的总储蓄,S为私人部门储蓄,T-G为政府部门储蓄
2021/9/16
7
经济根底知识〔中级〕
I=S+(T-G):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恒等关系。
〔四〕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居民+企业+政府部门+国外部门〔境外部门〕
国外部门的经济活动分为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这里只考虑对外贸易
从支出角度: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置支出+ 净出口
那么:GDP=C+I+G+(X-M)
假定总收入不变,四部门中,国民收入构成的根本公式为:
C+I+G+(X-M) = C+S+T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