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江南的冬景》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9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南的冬景》学案.doc

上传人:小健 2021/9/17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南的冬景》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南的冬景》导学案
课前预****学案
预****目标:
1 了解作者情况和作者散文特点,掌握文中重要的词语。
2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一)基础知识:
1、 作者简介: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 活促使他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 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 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 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 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 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 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 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 文的美学特征。
2、 创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1933 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过着隐逸恬适的生活, 这一时期虽然心情苦闷但写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和诗词,这篇散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 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于良友出版 公司1936年版的散文集《闲书》。
3、 同义近义词辨析:
⑴眷恋•怀恋 二者都有怀念的意思。不同的是:“眷恋”指(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 深切地留恋,程度较重;"怀恋”指怀念,程度较轻。
⑵铭刻•镌刻 二者都有“刻”的意思。不同的是:“铭刻”主要用于深深地记在心里。 “镌刻”则主要用于雕刻在品物上。
⑶变迁•变革 二者都有“变化”的意思。不同的是:“变迁”指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 如“时代变迁”。“变革”指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
预****自测:
给加点的字注音。
品茗(
)
涮(
)羊肉
脂(
)粉
间(
)隙
曝(
)

铭(
)刻
乌柏(
)
赭(
)色
给(
)予
冬霖(
)
胸襟(
)
恣(
)意
犬吠(
)
泊船(
)
剥花生(
)
槎(
)(
)
绿(
)林豪客
。(在正确的选项前划钩)
(1) 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 种 的情调。(A、明媚B、明净C、明朗)
(2) 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 ,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
蓄在那里的生气。(A、萧条B、肃杀C、凄凉)
⑶因为睛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 的机会自然也多。(A、逍遥B、潇洒C、悠然)
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
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 异境。(A、居住B、居家C、蛰居)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 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