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二年级:6的乘法口诀.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年级:6的乘法口诀.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8/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年级:6的乘法口诀.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校:闵行区诸翟学校
年级:二年级
班级:5班
人数:38
学科:数学
课题:6的乘除法
教师:尤小燕
日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6的乘法”的形成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理解6的乘法含义,培养他们的探究和推算能力,归纳编撰能力。
2、熟练掌握6的乘法,并会用6的乘法口诀求商。
3、结合生活实践,进一步理解“一分量、几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提法不妥);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知识目标太多,重点分散)
教材分析:
《6的乘、除法》这堂课,教材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小兔在数射线上跳格”的主题图,直观展现6的乘法意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实践等一系列活动来体验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接着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推算一组乘法算式的结果,并编撰乘法口诀,写出交换题。最后结合生活实际安排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乘除法知识(有哪些?与本课有何关系?);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实践的能力(太笼统),特别是拥有了一定的自我学习的能力(什么能力)。但是学生对应用部分“一份量、几份量、总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模糊,因此,在设计本堂课时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题3”进行展开,让学生通过讨论、提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加深理解。(学生的基础要说清,问题要说清,如何突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迁移与感知
1、复习3的口诀
2、让学生感知3和6之间的相互关系。

问:3的乘法与6的乘法互相有联系吗?(意图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可能只能说出1个6和2个3、2个6和4个3的关系,这对学生今天是重点学习6的乘法联系不大)
(此环节应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习乘法口诀的步骤,为学习6的口诀铺垫)
3、 揭示课题
背3 的乘法口诀。
(1)口答
3的加倍是( ) 6是( )的2倍
3的2倍是( ) ( )是6的一半(2)思考
这里重点复习3的乘法口诀,感知3和6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今天要学的新课打下伏笔。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1、出示媒体“主题图”
观察与思考
让学生独自探寻6的乘法的形成过程,并进一步了解3和6的相互关系。如:6里有两个3,12里面有两个6,两个6 就是4个3。
(一)主动建构“6的乘法”
(二)互动推出“6的除法
2、操作与感悟
(1)要求:画弧线、填数、写出几个几。
(2)问:表示几个几,算式是什么。
(3)问:3和6有什么关系。
3、探寻规律、合编口诀
(1)教师板书算式的积
(2)问:
a、这一组乘法题有什么规律?
b、 竖着看,第一列因数一个比一个大1,它的积为什么一个比一个大6?(能否让学生自己发现)
(3)编6的乘法口诀。
(4)说一说:
a、指明介绍
b、问:编乘法口诀时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
(5)问:6的乘法口诀中有几句是新学的?
4、 自寻方法熟记口诀
5、独立写出交换题。
(因为有前面学习口诀的基础,学生应该能在编口诀时就直接写出交换题,不需此时单独写交换题,造成知识割裂。)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描述。
(3)学生举例
(1)学生独立推算
(2)小组讨论、充分交流
(3)同桌合编
(4)交流
(5)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