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项目三: 肋形楼盖结构设计
学习任务二:次梁设计
学习任务一:板的设计
学习任务三:主梁设计
.
项目三: 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设计
荷载传递路径
荷载
板
次梁(或墙)
主梁(或墙)
柱(或墙)
基础
地基
单向板肋形结构
双向板肋形结构
l2/l1≥
l2/l1≤
<l2/l1<,宜按双向板计算;
当按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一般建筑中合理的板、梁跨度为:
板跨:~,
次梁:4~6m,主梁:5~8m。
.
【案例】某水电站副厂房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结构。×,平面布置如图4-1所示。
楼板上层采用20mm厚的水泥砂浆抹面,外墙采用240mm厚砖墙,不设边柱,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120mm,次梁和主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240mm。板上可变荷载标准值qk=6 kN/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梁中受力钢筋为HRB335级,其余钢筋为PRB235级。该厂房为3级水工建筑物。试为此楼盖配置钢筋并绘出结构施工图。
次梁
主梁300×800
柱400×400
次梁200×500
墙
.
肋 形 结 构
次梁
板
双向板肋形楼盖
单向板肋形楼盖
装配式
整体式
主梁
施工方法
受力特点
.
单向板图片二
.
在板、次梁、主梁、柱的梁格布置中,柱距决定了主梁的跨度,主梁的间距决定了次梁的跨度,次梁的间距决定了板的跨度,板跨直接影响板厚,而板厚的增加对材料用量影响较大。根据工程经验,~。
连续板的截面尺寸按刚度要求:单向板厚h≥l/40, 双向板厚h≥l/50。一般建筑的板厚最小为60mm,工业厂房的板厚最小为80mm。
在水工建筑物中,由于板在工程中所处部位及受力条件不同,板厚h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一般薄板厚度大于100mm,特殊情况下适当加厚。
.
.
板的设计包括计算简图的确定、内力计算、配筋计算与构造、绘制配筋图等内容。
连续板的截面尺寸按刚度要求:单向板厚h≥l/40, 双向板厚h≥l/50。一般建筑的板厚最小为60mm,工业厂房的板厚最小为80mm。在水工建筑物中,由于板在工程中所处部位及受力条件不同,板厚h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一般薄板厚度大于100mm,特殊情况下适当加厚。
在内力计算之前,先画出计算简图,表示出板或梁的跨数,支座的性质,荷载的形式、大小及其作用位置和各跨的计算跨度等。
.
(一)计算简图的确定
整体式单向板肋形结构是由板、次梁和主梁整体浇筑在一起的梁板结构。设计时要将其分解为板、次梁和主梁分别进行计算。
在内力计算之前,先画出计算简图,表示出板、梁的跨数,支座的性质,荷载的形式、大小及其作用位置和各跨的计算跨度等。
返回
.
连续板的弯矩计算跨度l0为相邻两支座反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按弹性方法计算时,以边跨简支在墙上为例计算如下 :
连续板 边跨 l01=ln+b/2+h/2或
l01=lc=ln+a/2+b/2≤
中跨 l02 =lc 当b>,取l02=
式中ln为板的净跨度,lc为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h为板厚,b为次梁的宽度,a为板伸入支座的长度,计算跨度l0分别取其较小值。
在计算剪力时,计算跨度取净跨,即 l0=ln
当等跨连续板或梁的跨数超过五跨时,可按五跨计算,即两边各取两跨及中间任一跨,并将中间这一跨的内力值作为各中间跨的内力值。这样既简化了计算,又满足实际工程精度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