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纳兰性德的爱情诗词《采桑子.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纳兰性德的爱情诗词《采桑子.doc

上传人:dyx110 2021/9/1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纳兰性德的爱情诗词《采桑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2页 /总页数 7 页
纳兰性德的爱情诗词《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赏析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是由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描写爱情的词。作者借景抒情,抒发了对妻子的深深怀念及内心缱绻深情与忧愁。被誉为“时代哀音”,“眼界大而感慨深”。下面就和***一起来欣赏下纳兰性德的爱情诗词《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赏析,欢迎阅读!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清纳兰性德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赏析】
词以一个问句引出——“谁翻乐府凄凉曲”,“翻”,是演奏、演唱的意思;“乐府”,在这里是泛指一切入乐的诗歌。整句说,是谁在演奏这凄凉的乐曲呢。当然,此问并不求结果,只是一个感伤的引子罢了。“风也萧萧,雨也萧萧”两句,描写的是感伤的环境,这是一个风雨潇潇的夜晚,本就凄凉难耐,又听到乐府哀曲,词人的孤独寂寥心境自不待言。值得注意的是“风也萧萧,雨也萧萧”中的“也”是一个“衬字”,是表示语气、口吻的虚字,小令所用的衬字较少,套曲则比较常见。
第3页 /总页数 7 页
“瘦尽灯花又一宵”,是词人看着烛芯慢慢燃尽散作灯花,就好像一个人渐渐消瘦的样子。其实瘦掉的又岂止是灯花呢?词人彻夜未眠,灯花瘦尽,人亦神伤消瘦。古时的烛芯燃烧一段时间后,需要减掉,叫做“剪烛”,唐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句,后以“剪烛”为促膝夜谈之典。词中虽未言明,却隐含此意,所以词的下片开始怀人。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不知道何事萦绕心怀,清醒时意兴阑珊,沉醉也难掩愁情。无论是清醒或是沉醉,始终都难以放下无聊的心绪。最后一句“梦也何曾到谢桥”,悄悄透露了这是由于对一位女子的相思所致。“谢桥”指代心仪的女子,“谢桥”和“谢家”都是由谢娘衍生出来的美丽词汇,指代“谢娘”所在的地方。此句收束全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梁启超认为此词有“时代哀音”,“眼界大而感慨深”。
  扩展阅读:纳兰性德的文学成就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纵观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
第3页 /总页数 7 页
《纳兰词》在纳兰容若生前即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身后更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到了民国时候,纳兰还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王国维赞其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张恨水的《春明外史》更写到一位才子,死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