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把握新闻的基本要素,体会新闻语言简洁凝练的 特点。
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体会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学习重点
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把握新闻的基本要素,体会新闻语言简洁凝练的特 点。
写作背景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 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 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 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 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 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截至1997年5月8日,就 有7 7 8家传媒,8 4 2 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 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 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知识链接
1、 新闻,又称消息,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 成就。
2、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 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 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 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 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 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 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3、 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经过、结果。
特点: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
学习过程
知识积累::
1、 给下列生字注音:
颠 瞩 凝 督 荆 舰
2、 解释下列词语:
掩映:
陈迹:
瞩目:
整体感知课文:
1、如何理解标题?
2、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重点语句赏析:
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 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富 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
学习目标:
1、把握本篇新闻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 合的独特风格。
2、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 命感。
3、 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反思历史、热爱和平的意 识。
学习重点: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
作家作品:罗森塔尔,美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