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赤城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

格式:doc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赤城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

上传人:Hkatfwsx 2014/8/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赤城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赤城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


赤城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导则
13>.1 规划的地域范围
本次规划的地域范围包括赤城县九个镇、九个乡的全部行政地域范围,总面积为5287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
规划期限为近、中、远三期。
近期为2004年—2005年;
中期为2006年—2010年;
远期为2011年—2015年。
规划性质和任务
本规划的性质为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属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的行业发展规划范畴。本次编制工作,是在新的市场背景和发展条件下,对赤城县旅游资源与旅游系统进行优化配置的结构性筹划过程。
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家、河北省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指导下,结合赤城县旅游资源品位和旅游市场需求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统一认识,摸清资源,把握市场,明确旅游业在赤城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论证和编制旅游业发展的近、中、远期的发展战略方向,确定赤城县市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整体布局以及旅游业发展的时序、规模和速度,提出旅游资源开发思路,进行产品、市场定位以及重点项目策划、包装,优化赤城县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和空间布局;安排赤城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先项目,规划相应的支持和保障体系等;吸引投资,开拓市场,指导和控制旅游项目建设。
规划目标
适应赤城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培育温泉度假旅游、特色生态旅游以及赤城独具特色的边塞文化旅游作为切入点,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区内旅游资源,以及保护和改善其环境的前提下,将旅游产业培植为赤城县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将来发展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促进赤城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充分发挥环京津区位优势,将规划地域建设成为京北重要的、具有强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独具特色的生态度假旅游区;从而实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赤城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好地改善赤城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全面地提升赤城的旅游形象、城镇形象和文化形象。规划经批准后,作为赤城县政府实施、管理和指导旅游开发建设和进一步编制详细规划的纲领文件。
规划基本原则

“个性即魅力,特色即价值”。特色和个性是赤城县旅游发展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抓住了个性才能在产业竞争中异军突起,发挥特色才会使旅游产品富有吸引力。旅游地的设计、景区景点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广告营销都要与主体性旅游资源相吻合。突出了主题便是突出了个性,增强了竞争力。赤城县是京畿屏障,地处高原与山地、半干旱与半湿润、温带与暖温带、内流区与外流区过渡地带,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将成为赤城县旅游发展的特色所在,强化这一特色并丰富和拓展其层次和内涵是本次规划的目标。
市场导向原则
充分发挥赤城的市场区位优势,通过对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动态的调查分析研究,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旅游产品,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培育开拓旅游市场,振兴赤城旅游经济。

由于赤城县的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主要涉及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等四大类的资源类型,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且赤城县是京北大门,是首都防风治沙的屏障、水源涵养地之一,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和北京有唇齿相依、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因此应该坚持以环境容量为约束,以永续利用为前提,做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规划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保证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协调发展的原则
对规划地域内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进行优化排序,有利于实现集中开发、逐步到位的旅游开发模式,形成分工明确、旅游产品差异化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旅游体系。从长远发展看,在赤城旅游业在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同时,赤城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其他产业相协调,各方面密切配合,按规划统一实施管理,才能取得最佳的综合经济效益。

依法治旅是管理和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方略,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赤城县的旅游业发展需要以国家相关法规和条例为准则,依法治旅,促进旅游法规工作的开展和管理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治理违法违规案件的力度,保障县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在项目开发、旅游设施建设与用地布局上要充分留有弹性,以增强规划的适用性。
规划指导思想
规划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以科学的旅游资源分析为基础,以高层次的文化分析为升华,制定高起点、大手笔的赤城旅游发展战略,使开发具有合理性,规划具有前瞻性;
以正确的旅游市场分析定位为导向,以严谨的经济分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