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对史记中人物的评价.docx

格式:docx   大小:4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史记中人物的评价.docx

上传人:779277932 2021/9/18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史记中人物的评价.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史记中人物的评价
篇一:史记人物评价
韩安国――不该为将的名臣
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0911班
夏鹏2009108127
韩安国,可能是一个稍显陌生的名字。他的一生中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有的只是成熟稳重的性格和惨淡的战绩。因此,这让他看起来更象一个好的文臣,而不是一个好的武将。而这,也就成了他悲剧人生的主因。
韩安国的优点,在于他忠厚大度,不睚眦必报。当初他犯法抵罪坐牢时,被一个叫田甲的狱吏羞辱。韩安国说:“你就不怕我死灰复燃?”田甲此人很幽默:“你复燃,我当洒尿灭之。”后来韩安国被免罪拜为梁内史,田甲知道后准备逃走。韩安国更幽默地说:“不逃走就不杀,如果逃走,就灭其九族。”田甲不敢走,向韩安国认罪。韩安国笑着说:“现在你可以撒尿了!”最终还是还善待了他。这就是韩安国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气度。与之相比,李广、卫青两家冤冤相报,就显得过于气量狭小了。
然而,韩安国有一个更加鲜明的特征,就是他的“持重”。综观他的战斗生涯,他几乎从未主动进攻,而一直是以防守为业:七国之乱时,他在梁地防守;后来提升为北地都尉,对匈奴还是防守;进京当了御史大夫,仍然主张防守为主;到最后迁往上谷、渔阳,仍然是对匈奴防守。而若要说到他对朝政的看法,一段史料可供佐证:魏其侯和武安侯在武帝面前争执,互相告发对方谋
反。当武帝征求群臣的意见时,韩安国居然说,魏其侯说的是,武安侯说的也是,就看您怎么裁决了。这,几乎等于装聋作哑。可以说,韩安国的这种“持重”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将领。为将需有锐气,需要当机立断的果敢,可像他这样三思而行,或者说首鼠两端,决定了他不可能打胜仗,只能最多不败。果不其然,在渔阳驻守时,卫青出关大破匈奴,他就捕获了一些散兵邀功,接着就松弛武备,放士兵回去屯田了。孰料,一个月后匈奴大举进犯,汉军匆忙迎战,不胜,就回去固守。匈奴于是就抢走了1000多人,和不计其数的牛羊。韩安国犯下大错,从此不被武帝信用,抑郁不乐,最终呕血而死。
韩安国的悲剧,就在于他的性格与将领应有的品质格格不入。他申请让边民屯田,是为了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殊不知这是边疆,稍有松懈就可能遭到打击;他长于坚城防守,是为了不轻易损耗士兵,却不知这正中匈奴“打草谷”的下怀。他爱民、爱兵,却因此畏缩不前,这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名将,可他偏偏又是个武将。于是,他只能成为当时的名臣,却为卫、霍等人耻笑,永远在历史中籍籍无名。
长孺公,不亦悲夫!心怀悯民之心,却须作***之职;其能足以位相,而其业却为将,丧师败北,抑郁而死,其不然哉?而又何痛也!天生汝才本文臣,何必为将统重兵?宅心仁厚变瑕玷,徒然无功留庸名。党争关头作聋哑,敌寇来犯成瞽翁。惜哉仕途四十载,为相不成将无名!
篇二:史记中人物刻画的特色
史记中人物刻画的特色
《史记》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对历史发展做了深刻的总结。书中有作者司马迁对人生、对社会的独到见解,是一部既具史学价值又具文学价值的著作,而它的文学成就之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其在表现人物方面独树一帜!他将儒道思想相互糅合,同时代的人无一能与他相比.班彪和班固曾指责司马迁说:“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司马迁之《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