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1 2021/9/19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 .
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 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 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 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内容:
聆听《嘀哩嘀哩》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 ?
2•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边听边表演歌曲。
聆听《春晓》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
2•分小组创意,结合古诗词做表演或配乐诗朗诵。
表演《小树快长高》教学基本要求
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你为小树做了什么 ? ”加深对爱护树木, 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结合课本上的口风琴吹奏标记,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决定是先 奏后唱,还是先唱后奏,把演唱、演奏放在不难为学生的基点上操作, 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爱护,逐渐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
5•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编表演动作,然后一组一组地表演给大 家看。
编创与活动
1•认识“0”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 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2•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
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3•还可以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 0”的节奏歌 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 0”准确休止的时值。
4•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 0”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 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 以致破坏了歌曲 的整体效果。
表演《郊游》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要有让学生听会的思想,让学生轻松地学会 歌曲。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 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
2•可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 ?心情是怎样
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 现歌曲的内容。
3•分小组创编动作,熟悉加入小鼓的节奏,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 曲。
编创与活动
1•课前准备沙子、豆子、饼干盒、饮料盒等物品,分小组将自己 的设想实现。教师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创新。
2•可随着歌曲的演唱,敲击自制的乐器。但要事先确定节奏型, 分小组练习后敲击。
教学建议
一、 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二、 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的情况,任意搭配本课内的教学内容。在设 计每一教学内容时,应用课程的理念提示自己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与思考,是否在教学中成为学生的朋友,是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度过 每一个40分钟。
教材分析
I. 童声齐唱《嘀哩嘀哩》
《嘀哩嘀哩》是由望安作词、潘振声作曲的儿童歌曲。采用 2/4
拍、大调式、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歌曲的结构十分规整,每乐段都是由四个4小节乐句构成。第一 乐段的第一乐句由大调主三和弦的三个音 do、mi、sol构成,开始时 作下行,在明亮的音调中糅入了柔和的色彩,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 这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咏唱的主题一一春天。第二乐句
在前句的音调基础上略作发展,与之呼应。在第一乐句重复出现 (即
第三乐句)之后,第四乐句不再像前面三个乐句那样划分两个乐节, 而是全句一气呵成,句末则运用休止符阻断形成顿挫感很强的节奏: 显得活泼、俏皮,颇具童趣。
第二乐段的前两个乐句以同音重复的旋律进行和活泼的节奏, 配 上象声词:“嘀哩嘀哩”,生动而形象地模拟可爱的小黄鹂鸟的鸣叫, 富有童趣。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行四度模进,音区一高一低,仿 佛是枝头黄鹏一唱一和,相互对答。这一乐段的第三、四乐句是第一 乐段末句的变化重复及完全重复,以再现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 美好景象,加强了歌曲的统一感。
这首歌曲自创作以来深受孩子们喜爱,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 咏唱春天,抒发了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2. 歌曲《春晓》《春晓》是一首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同名诗 创作的歌曲。《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 觉诗中别有天地。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这短短的四 行诗里,蕴藏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从听 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