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宁波港发展史略宁波文史资料第九辑·宁波港史资料专辑宋静之宁波港是中国最古老的港口之一,春秋时期称句章港,唐朝称明州港,元朝称庆元港,明朝开始称为宁波港。宁波简称甬。宁波港位于东海之滨,中国海岸线的中段,扼南北水路之要冲,前方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后方为四明山和天台山所环抱,四明山向东延伸到镇海区的澥浦附近伸入东海,形成了宁波市与舟山毗连海域的岛屿,天台山余脉的太白山,在北仑区柴桥附近伸入东海,形成了舟山群岛。这里的海岸带基本格局, 早在 7000 前已经形成。镇海口以北至横塘的海岸, 具有利于发展浅海养殖、海水晒盐事业的泥质沙岸。镇海口以南至北仑区郭巨镇峙头角的海岸, 岸线曲折, 岸滩稳定,水深湾阔的岩岸,是建设深水良港的理想之地。镇海口内的甬江,江面开阔,水深流稳,可通 3000 吨级船舶,是一个优良的河港口岸。从宁波港出发的船只,有二股天然动力可利用:其—,北赤道暖流从南方流来,经过宁波港口外的东海流向日本,北冰洋寒流由北而来,绕过日本经过宁波港口外的东海南下,两流背向回流;其二,宁波港的气候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多刮西北风,夏季多吹东南风,风向随季节不同进行有规律的转变。唐朝大中元年(847 年) 明州商船利用上述的季风和洋流,从明州港( 宁波港) 出发,顺风顺水地航行,三昼夜到达日本值嘉岛,创造了帆船时代最快航速的记录。以上所述的宁波港得天独厚的天时与地理优势, 早在 6000 年前, 河姆渡原始居民就开始开发利用,进行航海活动。宁波人的祖先,为了不辜负这样优越的地理环境,几千年来,化尽心血,历尽艰难,开发港口, 发展航运事业,在港口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其中,有光荣的功绩,也有屈辱的记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顺利发展的实况,也有曲折停滞的记载。了解一下宁波港的历史,必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宁波的历史和今后发展的趋势。为此,我把所阅所见所闻的有关资料,整理成文,简述如下,供大家参考。创建于春秋后期宁波的造船和航海事业发源地是河姆渡。河姆渡在余姚江北岸,距宁波市区约有 25 公里, 今属余姚市罗江乡。 1973 年在那里发现新石器遗址, 考古学上把这个遗址定命为河姆渡文化①。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六支木桨和许多淡水动植物以及鲨鱼、鲸鱼等海生动物的遗骸,还有陶制的船模等。经过考证,大约在六七千年前,住在河姆渡一带的原始居民,已经能制造船桨,使用舟楫,航行于河湖港湾和近海进行生产活动。也证明了河姆渡是宁波造船和航海事业发源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航海活动是中国最早的航海活动。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 浙东地区经济的开发, 越王勾践于周元王三年( 公元前 473 年) 灭掉吴国后,“以南(东) 疆句余之地, 旷而称为句章, 以章封伯之功以示子孙”②并开拓建城, 成为港口。句章港址在城山渡( 今宁波市江北区乍山乡城山渡村) 。东距三江口( 今宁波市区)22 公里, 西距河姆渡约三公里。溯姚江而上可达余姚县城,顺流可入甬江经镇海大浃口入海,是越国重要的通海门户。越王勾践开辟句章港是为了发展水师和加强与内越和外越联系。自建成后一直以军事活动为主,在经济上只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换活动,没有发挥过重要作用。从战国到隋朝近千年中,从句章港出发,进行海上军事活动,在史册上是屡见的,但进行海上贸易的记载, 在史册上很难找到。甬江流域最早的港口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