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础会计课程教改实践报告论文
本文关键词:
教改,实践,课程,会计,基础
本文简介:摘要: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改革有助于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核算实践的紧密结合。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修订教学大纲,撰写符合新大纲要求的讲稿,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生作业、练习的方式,改革教学效果检测方式等。在课程结构、内容安排方面,有关会计基本概念、理论如何更好地与会计核算实践结合的问题是课
本文内容:
摘要: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改革有助于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核算实践的紧密结合。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修订教学大纲,撰写符合新大纲要求的讲稿,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生作业、练习的方式,改革教学效果检测方式等。在课程结构、内容安排方面,有关会计基本概念、理论如何更好地与会计核算实践结合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难点。
关键词: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理论;实践。
一、基础会计课程改革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课程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所以要求该课程在教学内容、结构、体系上都要科学合理。但长期以来,基础会计学教学模式单一,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体系安排上几十年一贯制。在课程内容上,限于会计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教学,忽视了应用)))基本技能的教学,表现为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在课程结构上,是以会计的基本概念、理论为基础,以会计核算方法为主体,即按照"总论→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组织"关系构筑本课程的结构;在上述课程结构下,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不密切。
总之,目前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结构、体系不够科学、合理,给教学带来了许多不利:一是学生对会计的基本概念、理论难以理解;二是不能使学生明白
会计理论
与会计实践的关系;三是会计实务各环节的关系不能很好地体现,比如,财产清查理应在结账前进行,那么在教学安排上就应将这一内容安排在"会计账簿"一章中,但几乎所有的基础会计学教材都将该部分内容安排在"会计账簿"之后单独作为一章内容,使学生对财产清查工作在会计核算实践中所处的环节产生误解。因此,进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意义重大。通过完善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一方面使课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课程体系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可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会计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基础会计课程还是专业会计课程,脱离实际的会计教学是行不通的。在基础会计课程中,会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只有融入到会计核算基本技能训练中,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基础会计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
长期以来,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是按照会计基本概念、理论、方法、技能的传授为宗旨制定的,注重会计知识的传授。按照高职高专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本课程应突出会计核算实践性教学。新的教学大纲以会计核算基本程序(从会计凭证的填制到会计账簿的登记再到会计报表的编制)为主线,将会计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贯穿其中,为会计核算实践提供理论支撑。这样,突出了本课程实践性的特点,很好地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目的。
大纲分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教学内容五个方面。表面上看似乎与惯常教学大纲的结构没什么不同,但本大纲在每个方面都突出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比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