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外科学》名词解释及重点
2
外科各论名词解释及重点(推荐版)
1、腹外疝: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突出所致。
2、直疝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3、早期胃癌:胃癌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无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均为~。
4小胃癌:癌灶直径在10mm以下的早期胃癌。5、微小胃癌:癌灶直径在5mm以下的早期胃癌。
5、一点癌:癌灶直径在1mm以下的早期胃癌。 
6、麦氏点: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寻到阑尾基底部。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
7、肝蒂:包含有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
8、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管在肝脏面横沟各自分出左、右干进入肝实质内,称为~。 
9、Glisson纤维鞘: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胆管的管道分布大体上相一致,且被其共同包裹,称为~。 
10、第二肝门:三条主要的肝静脉在肝后上方的静脉窝进入下腔静脉,称~。 
11、第三肝门:肝的小部分血液经数支肝短静脉流入肝后方的下腔静脉,称~。 
12、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
13、Mirizzi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形成的解剖因素是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位置过低,持续嵌顿于胆囊颈部的和较大的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引起肝总管狭窄;反复的炎症发作更导致胆囊肝总管瘘管,胆囊管消失、结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总管。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胆囊炎及胆管炎,明显的梗阻性黄疸。胆道影像学检查可见胆囊或增大、肝总管扩张、胆总管正常。 
14、Charcot三联征:见于肝外胆管结石,为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15、Reynolds五联征:见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 
16、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按病理分类可分为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 
17、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 
18、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
19、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所产身的压力,正常成人为70-200mmh2o
20、肾自截:肾结核时,由于输尿管完全闭塞,含菌尿液不能排入膀胱,膀胱的结合炎症好转或痊愈,尿液检查菌体阴性。
21、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气胸裂口与胸膜腔形成活瓣,气体只能进入胸腔不能排除,随着气体的增多,患肺健肺均受压,形成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
22、Colles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小头脱位,骨折远端向背侧尺侧移位,近侧向掌侧移位,形成典型的银叉枪刺样畸形。
23、桔皮样改变:乳腺癌晚期,淋巴液潴留,致乳房肿胀,使皮肤毛囊呈现小凹。
24、Dugas征阳性:肩关节脱位,搭上卡不上,卡上搭不上。
25、尿潴留: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排出。
26、颅内压增高:ICP持续超过200mmh2o
27、脑疝:是ICP增高的严重后果,是由于颅内压力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脑组织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移位,压迫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