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薇薇安 2021/9/19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作者:   发表日期:2010. 来源:本站  浏览:379
核心提示:&ldquo预防为主,防治结合&rdquo的方针,防止高温对人体的危害,改善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条件,预防中暑,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定本制度。,作业环境管理,健康管理及职业卫生教育。1.3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存在高温的作业场所。...
 
 
1 总则
 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防止高温对人体的危害,改善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条件,预防中暑,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高温作业职业卫生管理的作业管理,作业环境管理,健康管理及职业卫生教育。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存在高温的作业场所。ﻫ2 引用标准ﻫ    GB4200高温作业分级ﻫ    GB934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ﻫ    GB5701室内空调至适温度ﻫ    GB2759冷饮食品卫生标准ﻫ    GB935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ﻫ3  高温
    作业场所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其作业场所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或2℃以上时的车间空气温度。ﻫ3.2 高温作业ﻫ    职工在作业场所接触高温的作业。
3.3 生产性热源ﻫ    系指生产过程中能够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和工件等。
同类岗位劳动时间与平均劳动时间率ﻫ    系指1个劳动日内各岗位的劳动与休息时间分别归类,统计同类岗位劳动时间。平均劳动时间率系指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百分比(包括离岗1分钟以上的休息时间),连续跟班记录3天的平均值。ﻫ4 凡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防暑降温措施,必须与主休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ﻫ4.2 车间内作业场所夏季允许气温上限,应按当地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同作业场所与室外允许温差之和计算;如某些作业场所的气温,在采取一般降温措施后仍不能达到要求时,允许温差可加大1-2℃。 根据不同生产工艺流程和厂房建筑条件,应从总图、工艺、建筑、通风与隔热等方面,采取防暑降温治理措施。
4.4 在生产中凡能放散大量热量的生产过程和操作过程,对新建工程应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操作,非自动化、机械化的旧有厂房应尽量加以改进。 新建厂房在确定建筑方位时,应做到避免西晒,如不能避免时,应增添防晒建筑结构或采取其它防晒措施。建筑物屋顶围护设施应有隔热措施。 隔热ﻫ4. 在较长时间内直接受到热辐射影响的作业场所或工作室,/(平方厘米·min)以上时,应采取水幕、隔热水箱、隔热屏等隔热措施。
对职工经常停留的高温地面或靠近人体的高温壁板,当表面平均温度高于40℃时,也应采取隔热措施。
屋顶高度在5m以下,通风情况较差者,可采用开设天窗或层顶搭设凉棚、使用隔热层或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