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发展心理学课件整理》.doc

格式:doc   大小:9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发展心理学课件整理》.doc

上传人:755273190 2021/9/19 文件大小: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发展心理学课件整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发展心理学课件整理
概述 整理 李瑞锋
一、行为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目标是寻找遗传和环境对个体性格差异和发展差异所起的作用(Bouchard,2004)。
研究策略:双生子研究,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行为的相似性。
行为问题在同卵双生子身上发生得更为普遍,研究者认为这表明遗传在行为问题的发生上起着重要作用。
解释局限:同卵双生子是否比异卵双生子有更多的环境相似性。
二、遗传-环境相关
个体的基因可以影响他们所处的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体“继承”了具有遗传倾向的环境(Plomin, 2003)
基本类型:被动型、唤起型、主动型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所处的环境类型
三、斯卡拉对遗传-环境相关的分析
遗传-环境渐成论
基因和环境因素以协作的方式发挥功能,一起塑造个体的特征。
Gilbert Gottlieb 认为个体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双向建构、逐渐演变的结果。
受精卵获得遗传型,在胎儿期***、营养、压力等因素可以使得一些基因丧失功能,而另外一些基因功能增强或减弱。到了婴儿期,环境因素会继续对基因和支配行为的神经系统施加影响。
遗传-环境交互论的结论
遗传环境对发展所起的作用不能简单地叠加。
基因对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贯穿我们一生,这种作用会受到环境恶劣程度的影响
许多复杂行为可能含有一些基因负载,这些负载使得个体有可能按照某一特定轨迹发展(Knafo,2005)
然而,实际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更是非常复杂——一个像我们继承的基因一样复杂的环境(Bronfenbrenner Morris,)。
第四章 婴儿期心理发展(动作和情绪)
第三单元 婴儿情绪发展
一、情绪情感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一)情绪情感是婴儿适应环境求得生存的重要工具
(二)情绪情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力量
(三)情绪情感推动、组织婴儿的认知活动
中等强度的情绪唤醒水平能使认知活动达到最佳水平
(四)情绪情感是婴儿进行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
(五)情绪情感促进婴儿个性形成
基于上述对婴儿情绪情感意义的认识,教养者应高度重视婴儿的情感的培养。
三、婴儿情绪的发生和发展
(一)婴儿情绪的发生
1、婴儿一出生即有情绪。(如哭、安静、四肢舞动等,是婴儿最原始的情绪反应)
2、初生婴儿的情绪反应已经分化为积极、愉快的情绪和消极、不愉快的情绪
3、初生情绪具有两个突出特点:
(1)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
(2)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
(二)婴儿情绪的发展
(通过把握不同年龄段婴儿的表情,了解婴儿的内心世界)
1、笑的发展
(1)第一阶段 自发性的笑(0-5周)
(2)第二阶段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
(3)第三阶段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2、哭的发展
(1)饥饿的哭(初生时开始)
(2)发怒的哭(初生时开始)
(3)疼痛的哭(初生时开始)
(4)恐惧或惊吓的哭(初生时开始)
(5)不称心的哭(初生时开始)
(6)招引别人的哭(初生后第三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婴儿一周岁以内常哭,是正常的事,也有生存、发展上的意义;1-2岁以后的孩子还常哭,大人则要特别注意分清原因,区别对待:
一是孩子是否在以此要挟自己,把哭做为一种手段;
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