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一、 总体要求
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 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 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 浏览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 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分析问题、细读材料(很重要的环节)
在明确材料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 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 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 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 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题所提岀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 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 在草稿纸上备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岀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 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 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 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提纲,一气呵 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不可啰里啰嗦,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的相关要求
(1)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⑵文句要通顺、平实、语言准确;
⑶在形式上做到“三化”:
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
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
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二、 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关于评述题(即solo题)的解答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评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有时需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
第二,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多角度的论证。做到逻辑严密、史论统一。(有时还需要分 析作者观点的成因。)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
题例:(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岀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 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 的发达,科技的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教 授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 银行的发达程度已经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者 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 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 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