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导热油炉试运行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15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导热油炉试运行方案...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9 2021/9/20 文件大小:1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导热油炉试运行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导热油炉试运行方案
编写:
审核
审批:
中海沥青营口公司
二O—三年八月十八日
、导热油炉投用前的必备条件
1办理导热油炉登记手续,领取使用登记证。新炉安装后应经当地锅炉检验所检 查验收合格,使用单位填好“锅炉登记卡”,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安全监 察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领取使用登记证,无证炉不得投入运行。
2司炉人员应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持有相应的上岗证件,司炉人员除了符 合工业锅炉司炉工条件外,还应经过热载体炉专门知识培训。
二、供热系统说明
1工作原理
2主要设备简介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规格及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导热油炉
Q=4600KW T=300

1
2
储油槽
V=10rm

1
3
膨胀槽
V=6rn

1
4
热媒循环泵
Q=260t/h H=70m

2
5
齿轮注油泵
Q=2t/h

2
(1) 热油循环泵
本系统采用WRY系列循环油泵,该泵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无附加冷却设备,采用 自然散热,是导热油闭路循环的动力,配置两台循环泵(其中一台备用) 。
(2) 膨胀槽(高位槽)
具有以下功能:
膨胀:导热油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体积变化时的容积补偿。
稳压:槽置于高位,起着稳定导热油循环的压头。
置换:突然停电的情况下,用此槽内的冷导热油对导热油炉炉管中的热导热油 进行置换,保护炉管及导热油。
排气:新油进入系统后,整个系统的导热油在升温过程中会分离出气和汽,可 通过它进行排气。
进油:在系统中出现导热油减少时,低液位报警,提示补充导热油。
(3) 贮油槽(低位槽)
具有以下功能:
提供和回收全系统需用的导热油。
运行中补给全系统需添加的导热油。
接收膨胀槽油位超高时溢流的导热油或当膨胀槽油位低时将导热油给予补充。
接受由于冷油置换打开后溢流的导热油。
(4) 注油泵(齿轮泵)
注油泵采用2CY齿轮泵,用来向系统补充或抽出导热油。泵体上箭头方向是 主轴转向,也是介质流向。
(5)过滤器(丫型过滤器)
Y 型过滤器是由过滤器主体及滤网组成, 用于滤除系统中机械杂质及悬浮在导 热油中的杂质和高聚合物,起到保护热油循环泵的作用。
(6)油气分离器 油气分离器用来分离并排除系统中的空气、水蒸汽及其它气体,从而确保导 热油在液相无气水的状态下稳定运行。
(7)安全阀 安全阀应设置在导热油炉出口管线上,且与炉体间不得设置阀门,当阀门操 作失误而引起升温超压时,安全阀自动开启泄压,并通过管道排入贮油槽。
3、主要操作说明 导热油炉工艺流程的操作过程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
(1)注油与溢流 当系统中油量不够时,膨胀槽的液位开关通过电器控制柜发出低液位报警, 这时可通过注油泵向膨胀槽注油,直至报警消除。当系统中导热油量过多时,则 可通过膨胀槽的溢流管自动排入贮油槽。
(2)排油 当系统中导热油量过多,或需要更换新油或设备检修时,则需排放导热油。 膨胀槽导热油的排放可通过管道,打开阀门实现。
循环泵、滤油器检修时,可通过注油泵时,打开阀门实现。 贮油槽的排油可通过开启阀门,也可开启注油泵排放导热油。 用热车间导热油管线的排油可通过用热设备的排污口或在管线最低处的排 污阀实现。
(3)主循环 主循环系统为强制循环系统,循环泵将导热油经管道送入炉中加热后,经油 管道送入用热设备放热,然后经管道、油气分离器、过滤器返回循环泵。
(4)旁路循环 如遇用热设备停止用热或发生故障,则可打开旁路阀门,经管道进行旁路循 环。
(5)辅助排气
如系统中水蒸汽或其它气体较多,可通过油气分离器经管道至膨胀槽自动排 气。
(6)油泵切换 当一台循环泵发生故障或过滤器需要清洗时,应预先开启阀门及另一台循环 备用泵,然后关故障泵的进出口阀门。
(7)冷油置换 当紧急停炉或循环泵发生故障而须紧急停炉时,可开启冷油置换阀,将膨胀 槽的冷油靠静压力经管线注入炉管,同时将炉管里的高温油排入贮油槽。
三、导热油炉系统调试
调试应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共同参加。在设备初次启动后的运 行中,应对设备工况进行测定和记录,以保证今后设备的经济运行。调试工作分 冷态和热态两个步骤进行。
1、冷态调试
(1)调试目的 检查各单元设备的运转正常与否。 检查冷态条件下的系统运行正常与否。 使操作人员熟悉和掌握操作要领。
(2)调试前的工作: 检查导热油炉运行系统所有设备及其管道的安装、 支撑、热膨胀余量是否合理, 安装试验、试压、吹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