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十分钟搞定诗词格律(精).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十分钟搞定诗词格律(精).doc

上传人:2104259382 2016/7/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十分钟搞定诗词格律(精).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 转载) 诗词, 很多人都喜欢写上几笔, 博客上、微博上就有不少。然后, 真正懂得诗词格律的人却很少, 多数人只是字数对了, 其他的, 如平仄押韵等, 一概不对。很多人也不愿看书, 或者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 觉得书上讲得太复杂。那么, 这里是一个以前的讲座, 现稍加整理重发, 目的在于针对零起点人群, 以最简明的方法, 教会大家诗词写作的基本格律。诗词的格律看似很难, 实际上很简单, 只要坚持把这篇文章看完,不出十分钟你就能搞定它,哪怕你以前没有任何基础。一平仄:从成语开始什么是平仄?我们都学过汉语拼音, 这个貌似小学一年级就学的。汉语拼音有四声: 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那么, 粗略地说,“平”就是第一声( 阴平) 和第二声( 阳平), “仄”就是第三声( 上声) 和第四声( 去声)。也就是说, 将四声简化为平仄两声。为什么说这只是个粗略地划分呢,后面我们会说到,实际上诗词里每个字的平仄, 不是按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四声来划分平仄的, 而是按一种特殊的韵书叫平水韵的来划分四声, 划分的方法与现代汉语有一些区别。这个我们可以先不管它, 我们现在先按现代的四声来吧。现在我们先来看成语。曾经在某大学的一次讲座中,要求在场的学生随口说出一个四个字的成语, 也就是最先想到哪个成语就说哪 2 个。学生说了很多, 比如虎背熊腰、赤胆忠心、一马平川、疾风劲草、井井有条、峰回路转等等。这些成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它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 就会发现,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平仄是相反的:虎背(仄)熊腰(平)、赤胆(仄)忠心(平) 、一马(仄) 平川(平)、疾风(平) 劲草(仄)、井井(仄) 有条(平)、峰回(平)路转(仄)。当时学生报上来 20 多个成语,除了两个不符合这个规律之外, 其他的都符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大多数成语符合这么一条规律: 二四分明, 也就是第二和第四字的平仄是相反的。我们如果翻开一本成语词典,就会发现,大多数成语符合“二四分明”这一规律,比例有多高我未做过统计,但凭感觉来说,应该有 70% 到 80% , 而那天学生报出来的比例要更高些, 当时有 20 多个学生报了成语,只有两个人的不符合这一规律,符合的比例在 90% 以上。这说明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说明汉语存在一种平仄交替的声律。因为如果不存在这种声律, 纯粹按概率的话, 这种“二四分明”的现象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比例。二、说明有这种平仄交替规律的成语更容易被人记忆。因为如果纯粹按概率的话, 学生报出的成语, 符合“二四分明”的应该与成语词典里的一致, 就是 70% 到 80% , 而现在达到了 90% 以上。说明有这种规律的成语更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容易让大家脱口而出。我们知道,成语大都产生于唐以前,早至商周时期,这说明,汉语的声律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不是人为硬性规定或编造出这么一个东 3 西。这种平仄交替的声律, 就如舞步的鼓点, 既有规律, 又抑扬顿挫的富于变化, 能达到悦耳美听的效果。因此说汉语是形与音谐美的文字, 汉语格律诗是形、音、意三者一体的完美结晶。虽然四声和平仄是早已潜伏于汉语中的规律, 但直到南朝, 周颙、沈约等人才明确提出四声的概念, 沈约并把这一概念应用到做诗中, 提出了“四声八病”说。“四声八病说”可以说是近体诗格律的前身。近体诗的格律, 是在唐代成熟的。或者换句话说, 近体诗( 也叫格律诗) 是在唐代形成的。我们会听到,格律诗有几个名称:近体诗、今体诗、旧体诗。近体诗、今体诗这两个名称, 是唐朝人命名的, 因为格律诗产生于唐朝, 相对于更早的古体诗而言, 唐朝人就把格律诗叫近体诗, 也有叫今体诗的。旧体诗这个名称, 是五四运动以后, 搞新文化运动的那帮人命名的, 因为这时候又产生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就是白话诗,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新诗”。因为有了“新诗”, 所以原来的诗就被称为“旧诗”、“旧体诗”。但也有一些人对“旧体诗”这个名称很不满, 认为隐含着“过时”的贬意。再顺便说一句, 一些写新诗的人, 对中国的传统诗歌一概称之为古体, 这是不对的。古体和近体是两种不同的诗歌体裁。二格律诗的格律我们今天写格律诗,不必再考虑“四声八病”,只要符合格律就行了。下面就来讲讲格律诗的格律。 4 既然四个字有平仄交替、“二四分明”的规律,那么六个字呢?八个字呢?我们自然会想到, 这种规律是不是可以延伸呢?事实上确实是可以延伸的。我们知道, 常见的格律诗有两种, 一种是五字一句的, 四句的叫五绝( 五言绝句的简称), 八句的叫五律( 五言律诗的简称); 一种是七字一句的, 四句的叫七绝( 七言绝句的简称), 八句的叫七律( 七言律诗的简称)。那么, 有没有六字一句的, 或八字的一句的,

最近更新